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应急管理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积极服务“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促发展,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成功应对15轮强降雨过程,18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表彰。
一、2024年工作主要成效
一是工作氛围空前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市委常委会每半年、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定期听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纳入市委巡察工作重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逢会必强调安全防范工作,每逢重点敏感时期、节假日带头深入一线督导安全生产工作,亲自部署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市四套班子领导先后三轮次深入挂点县(市、区)开展安全防范督导,县级党政领导领衔整改218条重大事故隐患和路段隐患,管控了一批重大风险,党政领导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完成了市“两委三部”议事协调机构的重组,进一步优化下设安全委员会组织架构,出台全市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领域行业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紧盯岁末年初关键节点,出台“控大保安”硬25条措施,组织20个成员单位县处级领导带队开展综合督导包保,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隐患治理攻坚推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紧守牢直管领域安全,聚焦最不放心、最不托底领域,逐一开展专项整治。矿山领域,在全省率先规范地下矿山采场单体设计管理,组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开展萤石矿专项整治和尾矿库全覆盖度汛安全检查,推动大余县、崇义县成功退出全国非煤矿山重点县名单,2024年首次实现矿山领域零事故。危化品领域,严管重大危险源企业,深入开展高危细分领域安全专项整治,高质量推动应急管理部专家指导组反馈问题整改,以点带面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出台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危化品运输泄漏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烟花爆竹领域,组织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对批发企业和零售门点开展全覆盖检查核查,取缔整改不符合安全条件门点953家,进一步健全完善与行政审批部门审管联动机制。道路交通领域,推动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开展“三个一律”和国省道“降速、封口、增视距”专项行动,全市中高风险驾驶人、企业以及车辆占比均低于省定目标值,在全省“减量控大”工作考核排名前列。消防领域,大力推进“拆牌破网清通道”和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应装尽装”,拆牌破网量全省第二,获评省集中除患攻坚先进设区市,年内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5.5万个,超过过去三年总和;在全省首创零星电气焊作业报备管理制度,推广章贡区电焊机“赋码加芯”做法,对全市近万台套电焊机实现智能化管控;推动开展住宅小区消防设施、软体家具厂房消防安全等系列整治。冷库领域,针对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暴露的问题,围绕责任落实、审批建设、隐患整治和警示教育四个关键环节,推进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明确部门(单位)冷库安全监管职责,提出冷库“两禁止、六必须”规范管理要求,完成全市3393个冷库摸底工作,对冷库承揽施工单位以及使用单位负责人进行三轮全覆盖警示教育,全覆盖开展冷库联合专项执法。城镇燃气领域,推动住建部门完成全市6614公里燃气管道评估、25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任务以及2814户餐饮企业、场所“瓶改管”工作;争取中央预算资金,为37.9万户居民用户免费安装燃气安全“四件套”。此外,推动建筑施工、校园、城市运行、能源、商贸、农林牧渔等其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三是灾害应对有力有序。有力应对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及时组织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向宁都、兴国、石城等灾情较重地区调拨救灾物资。全力防汛救灾,进一步完善四个层级直达基层的叫应预警机制,明确各层级叫应情形和叫应流程;成功应对15轮强降雨过程和台风“格美”带来的近年最强降雨影响,未发生洪涝灾害亡人事件,于都、信丰、兴国、崇义、石城、全南、大余、寻乌、章贡等地18起基层应急管理员组织人员转移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抓好森林火灾防范,组织开展“平安春季行动”,联合林业、公安、发改等部门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违规用火行为专项整治,全年未接报森林火灾,市本级和所有县(市、区)获“全省平安春季行动先进单位”称号。高质量推进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细化制定“五个一”建设标准,推动全市109个乡镇达到省级验收标准,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组织对县、乡防汛抗旱指挥长、森林防灭火指挥长开展全覆盖线下培训,履职意识、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做好防震减灾。联合赣州中心站做好震情监测会商,顺利承办全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培训班,启动石城-寻乌断裂地震构造环境探查项目,被省普查办、省地震局评为2024年全省风险普查先进单位,地震趋势研究报告连续七年获评一等奖。
四是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东江源森林火灾应急能力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深刻吸取汛期周边地区“三断”险情教训,在全市295个乡镇建设了直升机临时起降点,推进3946个集中安置点“十个一”标准化建设,配备基本生活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稳步提升。中央特别国债配备的应急装备基本到位,补齐了应急前途车、隔离带开辟车、抢险排水车、灭火无人机等现代化应急车辆装备和通信指挥设备,配全了冲锋舟(艇)、风力灭火器、水泵等基层一线实用装备。举办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全市专业、半专业队大比武活动,赣州市代表队在全省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大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基层应急管理员队伍持续建强。市本级为基层应急管理员全覆盖配备“十个一”应急装备包,举办全市应急管理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优化基层应急管理员运行模式,从专人专职模式向专人牵头、各司其职优化提升,提升应急管理员队伍生命力,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赣州经验”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刊发,得到省应急管理厅主要领导肯定,并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应急指挥能力显著增强。扎实推进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市本级完成高通量卫星通信网建设,370MHz应急窄带无线通信网实现赣州全域覆盖,指挥中心实现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联通。宣传教育能力持续提升。“赣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总阅读量超900万,传播力稳居全国、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第一方阵;传播赣州应急声音,年内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1512条,其中国家级媒体323条,《中国应急管理报》183条,市局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建成了20个应急管理(安全文化)主题影院,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行政区主题影院全覆盖。高标准建成政府考试点,赣州经开区市直属考试点加龙南、会昌、瑞金县级考试点的布局初步形成,出台系列制度文件规范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秩序。
五是党的建设走深走实。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统一思想、行动,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邀请市纪委市监委领导为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党员干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讲座。进一步理清双重管理要求,严把县级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入口”和“出口”关,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教育,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县级延伸。积极配合开展政治巡察,市局和南康区、赣县区、龙南市、兴国县、全南县、赣州经开区应急管理局接受本级党委巡察,全面认领问题、全力推动整改。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决扛起行业整治牵头责任,编制《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指引》得到省纪委监委和省安委办充分肯定。
二、存在不足
体制机制上仍不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总体依然基础弱、底子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本质安全水平仍然不高。事故风险防控仍有差距,较大事故尚未完全遏制。安全责任尚未完全压实,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企业责任意识仍然不强,重发展、轻安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违章作业、违规驾驶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上还有短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专业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不够有力,市县两级具有专业背景的监管干部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等等。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重点任务,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理念,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保障、安全责任压实、隐患治理攻坚、治本攻坚深化、应急能力提升”五大行动,全力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自然灾害亡人事件和有影响力森林火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保障。始终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政治建设,做实党建基础工作,狠抓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落实双重管理要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
二是持续压实安全责任。牢固树立“责任不落实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最大的安全问题、最大的安全教训”理念,把压实责任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持续健全完善安全责任链条。
三是推动隐患治理攻坚。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和群众身边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和治理,强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隐患排查,不断提升隐患排查整治质效。
四是深化治本攻坚行动。制定2025年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持续实施清单化整治,深化实施工程项目治理和科技强安行动,严把安全入口关。
五是应急能力提质升级。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配套文件精神,大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应急宣传阵地建设,深化安全生产“培考分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