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执行公开>计划规划>发展规划>专项规划

在线检阅: 搜索

关于印发赣州市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关于印发赣州市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县(市)人民政府,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赣州市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办公室       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1213

赣州市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

“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效明显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协同推进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第二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打造一体化营商环境

第四节 共同创新招商模式

第五节 推进内陆开放先行

第四章构建协同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第一节 同步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第二节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三节 形成一体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五章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第一节 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节 促进传统工业提质增效

第四节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第六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一节 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

第二节 形成良性的商贸服务体系

第三节 提升现代金融体系服务能力

第四节 加快康养产业发展

第五节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七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三节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第四节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第八章 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

第一节 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第二节 挖掘和整合红色旅游资源

第三节 提升红色旅游业发展水平

第九章 加快改善民生保障体系

第一节 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第二节 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第三节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

第四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章 构建完善基础设施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节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第三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第十一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第二节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节 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第十二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

第二节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第三节 提高生态资源集约化发展

第四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十三章 强化实施保障

第一节 落实政策支持

第二节 加强指导协调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

第四节 强化监督考核

附录重点工程


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由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五县(市)组成,地处江西省东南部和赣闽边际地区,隶属赣州市,属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政策支持下,20153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发展规划》,经过五年的建设,试验区各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红色旅游大幅增长、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但是受发展基础薄弱,长期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还较为滞后,依然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之一。为探索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协同跨越式发展新路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总结经验、提供示范,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江西省的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五县(市)所辖行政区域,规划面积14165平方公里,2020年末总人口385.38万人,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效明显

一、经济总量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试验区2015年经济总量为600.36亿元,2020年达958.95亿元,年均增长9.82%

1  2015-2020年试验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从2015年的18.60:34.14:47.26调整至2020年的17.34:32.83:49.83

2  2015年、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示意图

财政总收入2015年为63.39亿元,2020年达到92.82亿元,年均增长7.93%

3  2015-2020年试验区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十三五”期间,试验区强化利益联结,聚焦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抓实产业和就业扶贫,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实行常态化督导,脱贫攻坚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更加精准。试验区五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为全市实现历史性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兴赣高速、兴赣高速北延、宁定高速、广吉高速宁都段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有序推进。国省道乡镇节点通达率为75%,试验区所有工业园区通达的干线公路均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实现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县县通,极大提高了百姓出行的便利性。兴泉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宁都县、石城县不通铁路的历史。瑞金机场开工建设,宁都、石城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航空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有效化解了农村低电压现象。建成梅江防洪工程、永宁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全面推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试验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巩固完善。

四、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2016-2020年,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2%。首位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试验区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产值达千亿元,形成了差异化抱团发展格局。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扎实推进,一批红色旅游景点获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长征精神“苏区摇篮”品牌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务能力稳步增强。电商和物流业蓬勃发展,试验区五县(市)均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了一批电商运营商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瑞金、兴国、于都、宁都列入全市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市)。脐橙产业发展升级,种植面积达66.2万亩、产量41.8万吨。富硒农业加快布局,建设百亩以上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20个,培育富硒农产品品牌22个。“赣南油茶”品牌持续壮大,试验区总种植面积突破127万亩。特色农业产业稳步提升,瑞金烤鳗、兴国灰鹅、于都矮脚鸡、宁都黄鸡、石城白莲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五、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全面启动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对试验区内的老城区道路进行了“白改黑”改造,新建了一批公园、文化广场、农贸市场、公厕,改造了一批智能化停车场。出行难、买菜难、停车难等城市“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文明和谐、治理有序的城市风貌不断呈现。乡村面貌更加整洁,围绕“六清二改一管护”,全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纵深推进“清河行动”,长效管护机制更加健全。一批乡、镇、村荣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1 “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指标

规划目标

2020年完成情况

经济指标

人均GDP(元)

33000

2755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9.2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50

999.18

财政总收入(亿元)

80

92.82

民生指标

城镇化率(%

55

4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9000

3132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000

12899

资源环境指标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0.8

0.72

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

99

96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0

80

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

85

85

森林覆盖率(%

75.36

76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试验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为试验区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支持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试验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五个做表率”“三个当仁不让、两个争做排头兵”的新要求,赣州市提出“十四五”时期纵深推进 “三大战略”和“八大行动”,为试验区“十四五”期间实现进位赶超提供了政策机遇。试验区群众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为试验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挑战

经济总量偏小、人均生产总值偏低。试验区生产总值仍然不高,主要人均指标在全国、全省、全市仍然靠后,特别是试验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38.07%、全省的50.77%、全市的67.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82.9%75.60%

基础设施短板依然突出。“十三五”期末,宁都、石城两个县未通铁路,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还未全线开工,瑞梅铁路仍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农村公路通行状况有待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不够完善,建设标准不高,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农田水利设施较弱,应对汛期、旱情能力不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薄弱。试验区仍然存在龙头企业少、产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薄弱、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县市首位产业发展定力不够等问题。红色文化旅游业一体化、高端化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整体实力不强。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充分。城区教育资源不足,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紧缺,教育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医疗资源紧缺,医疗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养老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滞后,护理设施缺乏,服务功能不全,社区服务平台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协同发展合力。各县(市)之间缺乏紧密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资源未能有效整合,要素市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大交通、大物流、大商贸体系尚未形成。

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返贫致贫风险仍然存在。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试验区农村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产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因病返贫、因自然灾害返贫等现象仍有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繁重,返贫风险依然存在。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围绕赣州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期间“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的发展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加快改善民生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深入探索,在政策上先行先试,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协同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总结经验、提供示范。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绿色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在红色文化旅游高端化、纺织服装智能化、电子信息规模化、冷链物流现代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各类要素在试验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具有苏区示范效应的创新发展区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试验区可持续发展。

统筹协调,错位发展。实施区内区外“双协调”发展战略。加强试验区与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大区域的互动协调,强化试验区与三南、会寻安、大上崇等各区域互动错位发展,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五县(市)比较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精准定位,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切实打造活力充盈的革命老区新发展高地,全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兴增长极和赣州“河东板块”。

开放互联,合作共赢。“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海西经济区为开放重点,构建互联互通的双向开放经济新体制,面向国内国外“双循环”,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充分利用赣州国际陆港、空港等市级层面大平台,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加快培育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区内红色资源、富硒农业等独特优势,创新完善各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深化试验区与其他地区互利合作与共赢。

成果共享,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试验区全体人民共享各项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基础教育、社会养老、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使经济振兴试验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三节 战略定位

革命老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试验区。推动试验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统一空间布局,达成协同发展共识。加速壮大试验区整体实力,增强整体发展动力。推进产业一体化,在纺织服装产业、红色文化和旅游、绿色食品产业等领域实现协同发展。推进快速交通走廊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建立试验区产业协同发展的交通网络。推进政府间联络协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一区五园”协同发展机制,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示范样板。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政策和工作机制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建设,增强试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打造新时代江西“五美”乡村,探索出新时代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集聚区。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带,以对接需求侧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进一步扶持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培植行业龙头,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稳定性;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面辅料和服装设计等产业配套建设,建成全国知名的纺织服装优质智造基地。

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升现有红色旅游景区品质,挖掘一批新型红色文化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和红色旅游体验地,增强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全国影响力。推进红色旅游产业链纵深发展,与文化产业实现无缝对接,打造全国红色文化知名品牌,在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上起到引领作用,增强苏区精神的全国影响力。

南方丘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高质量现代农业产品品牌化发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为核心,推动试验区绿色经济创新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主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完善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为2035年碳达峰目标实现奠定基础。立足实际,突出特色,谋划一批试验区水土保持与涵养、防洪、水生态、江河综合整治等项目,为南方生态文明建设做示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十四五”期间目标

2025年,试验区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在试验区内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经济总量达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突破。核心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特色优势产业链基本实现现代化。主导产业规模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实现提升。

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提升。在全面乡村振兴上走在江西省前列,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基本实现数字化。

生态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资源节约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本建成。

二、具体指标

2  试验区“十四五”期间主要指标

类别

    

2020年

基期值

2025年

目标值

年均增长/累计

属性

综合质效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958.95

1600

9左右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2

-

9.5左右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9.0

-

10左右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96.26

620

9.5左右

预期性

出口总额(亿元)

50.69

65

3以上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4.7175

6.5

6.6左右

预期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23.447

-

保持稳定

约束性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

-

-

约束性

民生福祉指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8

58

[10]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1324

46000

8左右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899

19500

8.5左右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0.7]

约束性

绿色生态指标

耕地保有量(万亩)

-

确保数量不减、质量提升

约束性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幅(%)

-

-

-

约束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10]

-

-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

-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

-

约束性

县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6

-

-

约束性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85

-

-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76

稳定在76以上

-

约束性

注: 1.[*]表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2.“-”为无此项数据统计或不需要统计;3.约束性指标具体按省、市下达任务执行。

三、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通过十五年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试验区将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试验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同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三章协同推进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试验区统筹力度,着重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强化共享与联动机制,形成协调有序、高效集约、联动错位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区域协商合作机制,支持五县(市)与大湾区等开放区域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推动相关事项落实。鼓励试验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试验区建设。创新落实1+2”部省对口支援政策,围绕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抓紧制定支持试验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加强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深入实施市直部门及市属国有企业对口支援试验区工作,落实瑞金经开区“一区五园”发展联席会议,加强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创新“一区五园”投资管理体制,协同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基金”运营模式,理顺“一区五园”权责关系。

第二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体系。优先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引、育、用、留”体制机制,落实好市人才政策。推进“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在试验区落地,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产业体系急需的领军人才或团队。深入实施“赣才回归”工程,推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深度融合。开展“企业家成长行动”和“重点产业工匠培育计划”,建立企业家培训基地,争取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建设一批省级或市级职业技能集训和竞赛基地。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鼓励各县(市)建设重点或特色产业人才产业园,支持各县(市)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发挥好赣州市现有智库和研发平台作用,支持试验区针对实际情况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智库,到2025年争取建成特色产业发展智库5家。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长征精神在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塑造新时代创新创业氛围。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高端化创新研发平台,支持试验区打造赣州科技创新走廊“河东板块”,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加速国内外创新平台落地,加强创新型、平台型、未来型企业培育,营造赣州区域范围比较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圈。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引导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应用。支持试验区氟化工、萤石、稀土等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支持试验区发展绿色循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绿色生态现代农业技术。加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激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建立重点项目成果转化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纺织服装产业等产业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争取大湾区、海西经济区技术成果转化孵化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建设孵化基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探索企业研发活动风险补偿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技术创新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发展独角兽、瞪羚企业,发挥核心企业引领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以瑞金经开区为龙头,整合兴国经开区、于都、宁都、石城工业园创新要素,实现共享集聚。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建设“互联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全过程监督评估制度。推动“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政府补贴和奖励挂钩。加强项目绩效评价,破除人才评价“四唯”。建立多元化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资本有机结合的互动机制。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加强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全面优化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到2025年,试验区五县(市)研发投入比重不低于2.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1.5%

第三节 打造一体化营商环境

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从“简政放权”入手,进而推动“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形成“放”“管”“服”三管齐下、互为支撑的改革局面。政务服务推行“一站式”和“网上办理”,推动更多事项集成办理和跨县市办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及效率。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改革和理顺市场监管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

牢固树立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相衔接的良好营商环境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增进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营造亲清的政商关系。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

第四节 共同创新招商模式

实施“五位一体”重点项目招商,重点围绕大企业区域性总部、特色小镇、产业新城、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搭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与沿海地区国家级园区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采取“A总部 瑞兴于基地”“B研发 瑞兴于孵化”“C创新 瑞兴于产业化”的方式推进园区产业和科技合作共建工作的开展。加强与沿海地区政府、园区营运商、行业龙头企业、一流高校对接,推动建设“飞地产业园”,支持探索采用“划地开发、整体规划、企业主导、地方配合”建设管理模式。

第五节 推进内陆开放先行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扩大开放领域。鼓励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重点经济区和先进地区合作交流。探索共建跨省区集群式产业链合作园区。加快推进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试验区产业园等平台建设,积极承接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商(协)会的交流合作,定期举办双边或多边经贸、文化、旅游、产业交流活动。

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开放体系。推动内陆开放先行先试,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与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等国内主要自贸试验区贸易“单一窗口”对接,实现物流、通关、外汇、税收、金融等全环节优化作业,落实国家物流、口岸减税降费政策,降低进出口企业贸易成本、运输成本,实现试验区与其他区域之间货物自由流转。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的新体制、新模式、新路径,主动引入国际标准、国际标识,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发展本地新型认证标准体系,推动与发达地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对接。

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中心。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商贸服务型区域物流枢纽体系。完善区域物流枢纽联动发展格局,整合试验区各类物流资源,建设综合物流消息服务平台,提升区域物流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试验区物流运营能力与效率。推动瑞金陆路口岸作业区发展铁海联运,加强与国内内陆港的陆路联运,打造公铁、铁水、空铁等多式联运港口,实现货物中转与进出口报关的无缝对接。

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投资便利化,研究推出进一步开放措施,使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专业人士与企业在试验区更多领域从业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推动贸易自由化,推进市场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研究优化相关管理措施,进一步便利港澳企业拓展内地市场。进一步减少限制条件,不断提升贸易自由化水平,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


第四章构建协同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第一节 同步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建设“五星共辉”的东部网络化城镇群。推动城镇群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试验区发展格局。打通试验区城镇内循环,支持瑞金市建设次中心城市,加强五县(市)城镇间互联互通,形成“五星共辉”的发展格局。共同构建东部城镇群外循环体系,形成赣州东部城镇群与赣州城市协调联动发展的城镇化大格局;打通与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五县(市)依托自身特色,建设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乡镇。增强各乡镇之间的协调性,各乡镇之间互联互通,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提升乡镇发展质量。多点布局,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小镇、智慧小镇、特色小镇,形成试验区重要的城镇体系支撑节点。

实现人口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共同关注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需求,挖掘人口增长的动力,提高人口发展素质。以均等化发展为原则,推进试验区中心城区、节点乡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提高整体城镇化水平,同步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划定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集约发展。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提升“一区五园”一体化水平。统筹“一区五园”生产

力布局,带动产业加快发展。构建以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兴国经开区、于都、宁都、石城工业园(区)为腹地的重要产业经济支撑带。完善试验区至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承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依托铁路、高等级公路和瑞金港口,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城市群联动发展。依托铁路、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深化合作交流,加强“一区五园”一体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4  一区五园空间布局

第二节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调整与构建多层级的交通走廊,平衡运输通道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瑞金机场、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建设,增加城镇间交通密度,提高交通可达性。增强与赣州市中心城区、海西城市群等综合交通联系。

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探索建立试验区统一标准和开放数据端口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试验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共享性,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建设一体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试验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加强试验区城镇间送电通道等能源网建设,完善城镇能源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

第三节 形成一体化产业空间布局

构建“一廊两带”的总体空间布局。沿瑞兴于快速交通廊道,完善大道两侧公共设施和节点配套,带动一市四县地理交界地带的发展。做好沿线休闲农业园区和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做好长征源旅游节点设计和建设,把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建成具有农业绿谷、景观项链和商贸走廊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经济振兴大道,打造成为客流物流通畅、旅游观光吸引力强、可以带动沿途乡镇发展的长征源旅游观光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轴和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于都至兴国的国道和高速公路为轴并向南北延伸推进建设于都-兴国的西部经济发展带;以连接瑞金、石城、宁都的国道和高速为轴,建立东部经济发展带。经济带上重点布局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产业、都市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和城郊型休闲农业。

5  试验区经济带总体空间布局

统筹试验区产业基地布局。围绕首位产业,以及红色旅游和培训产业,培育三大产业龙头,促进区域内基于首位产业龙头和产业链建立专业化分工的协作体系。以于都为核心,差异化发展和平台共享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带建设;以瑞金为核心加快培育赣东北红色旅游示范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做大产业规模。

                              图6  试验区产业龙头空间布局

统一“一区五园”工业产业布局。“一廊、两带”的空间结构为核心,统一五县(市)产业进行科学布局,促进集群化发展。

3  试验区一区五园区工业产业布局

序号

园区名称

产业布局

首位产业

优势产业

新兴产业

1

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电子电器及器材

绿色食品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

新材料;

电子信息产业

2

兴国经济

开发区

电子信息

绿色食品产业

新型建材产业

3

于都工业园区

纺织服装产业

矿产品精深加工;

汽车零部件产业

智能机器人;

绿色装配式建筑

4

宁都工业园区

轻纺服装箱包产业

矿产品精深加工业

绿色食品产业

5

石城工业园区

现代轻纺鞋服产业

机械制造;

资源再生产业

硅产业开发;

绿色食品产业

第五章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主导产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共同培育若干产业集群。

第一节 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加快产业聚集。实施试验区纺织服装产业倍增升级计划,进一步推动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带。强化县域间统筹协调,形成协同发展、错位竞争、各具特色的江西省中高端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着力把于都打造成为时尚女装智造基地;把宁都打造成为童装和男装智造基地;建设石城鞋服产业园,把石城打造成为现代品牌运动鞋服智造基地;把兴国打造成为牛仔和时尚休闲服装智造基地。以品牌店订单核心工厂卫星工厂销售中心(展厅)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完善信息化平台、面辅料、服装设计、服装专业市场等产业配套。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竞争力。夯实主导推动纺织服装智能化改造,着力补齐原料供应、专业市场建设等产业链短板,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打造苏区纺织工业产品集散中心,突出纺织服装区域产业特色、传统制造工艺与现代智能科技融合、服装生产与文化创意融合,推动私人定制行业化产业化发展。建设原辅材料供应端资源整合平台、服装产品销售端信息共享平台、物流大数据平台和纺织服装数字化管理平台。以落实“互联网”行动和发展电子商务为契机,建设服装服饰网络营销平台。培育行业龙头,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稳定性,创造纺织服装产业在江西省的竞争新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名牌服装企业的联合与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区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品牌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设计优势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加强服装产品研发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成省级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质检中心,积极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第二节 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围绕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聚焦显示模组、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三个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数码电子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设备,形成新兴电子科技产业基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融合发展,推动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优势领域取得新突破。建设好瑞金数字产业园、兴国县澳特莱恩智能家电、手机半导体传感器、联纲电子5G通讯设备、感恩科技手机金属配件、中化湿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宁都县领丰电子(二期)、智能手机配件、智能通讯设备、智能办公耗材、锂电新材料、于都县天健电声产品生产(三期)等项目。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以龙头企业引进为突破口,扶持和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关键技术。引导、支持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和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突出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以稀土、钨和碳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节能环保电器、节能照明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配套产业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大有关太阳能、风能利用的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宁都光伏发电产业园建设。建设好宁都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兴国县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积极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融入赣州打造“长征链”“脐橙链”等应用场景。

第三节 促进传统工业提质增效

促进以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发展、服务型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行动,提升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能,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变。推动重点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硫铁矿、锂辉矿、萤石、高岭土、白云岩等资源优势,打造氟化工、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含氟新材料、玻纤复合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高端产品,推进石城县硅产业基地建设和于都县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打造以电池、配电开关设备、变压器、特种电缆为主的电力设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以发展轿车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替代进口的高档制动系统齿轮为核心,大力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

第四节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统筹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推进智慧园区建设。重点推动于都工业园等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融合人才公寓、文体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中心城镇工业园区”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园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修订和完善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合理设置产业发展区、管理服务区和居住生活区,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园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将商业综合体、影剧院、公园等纳入一体建设,打造新型社区。突出强调知识、交流、网络、活力、动力、情感等要素,打造生态化产业和环境群落,形成“人、产、城”深度交融互通、相互链接促进、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的高端智慧型知识城区。

   推进“一区五园”改革创新工程。深入实施赣州市5020”升级版工程、开发区“百千万”工程和“节地增效”工程,其中,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排位实现稳步前移。争取到“十四五”期末引进一批首位产业龙头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新增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450万元/亩,“一区五园”总营收超1500亿元;每年至少引进150亿元以上和42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落地。


第六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 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网络。推进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形成内外联通、相互衔接、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重点依托厦蓉高速、宁定高速,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等大通道深化区域物流合作,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物流市场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创新多式联运、成组(散货)运输等方式。开展冷链物流试点工程,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推动物流供应链创新,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应急物流。大力发展快递物流,布局建设区域快件处理中心、公共快递分拨站等城乡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点。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搭建物流大数据平台,合理进行路线规划、货客车分流、仓储点选址等决策工作。

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开展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建设城市集中(共同)配送服务站,推行“统仓统配”“多仓共配”等仓配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国家粮食和物流储备(于都)现代综合物流保障中心项目建设,鼓励各地区建设配送中心、集散中心和物流园,打造赣闽边际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依托兴泉铁路连接泉州港、厦门港优势,加快推进兴国无水港建设,打造包括综合物流仓储区、公铁海联运区、无水港保税区等多种功能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在整车运输、城市配送、航运货代等领域整合零散资源,引导物流企业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综合物流中心,建成综合物流园,壮大物流产业。

第二节 形成良性的商贸服务体系

巩固发展传统商贸经营业态。优化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将线下市场与线上网购进行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建立现代商业购物街,推动商圈提档升级,着力培育增强消费新动能。引进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吸引大型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龙头企业设立法人公司或结算中心。做大做强现代纺织服装等专业市场,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商业集聚区、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城乡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繁荣夜间消费,打造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和特色夜生活街区。推动纺织服装、富硒产品等本地产品走向全国。推动共建区域商贸供应链体系,共享区域农产品物流体系和区域商贸平台。

积极发展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一批集交易、物流、支付于一体的行业电商平台,鼓励中小微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在线采购与销售。实施一批电商进农村示范试点项目,建成一批电商直播及产业振兴示范基地。构建基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零售市场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新型市场。依托网络直播、网红经济等,推动红色文化餐饮发展,发展节会经济,超前布局假日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创新“红色旅游”的整体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第三节 提升现代金融体系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体系。进一步拓展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在试验区各县市的服务功能,壮大试验区各县市农商银行、瑞金光大村镇银行、赣州银座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鼓励发展信托、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机构。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试验区或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积极引进专业金融中介组织。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等金融业态,推进产业和金融高度融合,打造区域金融资源聚集区和金融创新引领区。积极对接赣州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采取定时定点服务、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形式,提供简易便民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信贷担保机制,健全完善试验区各县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对接保险投资基金,加大对红色旅游、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瑞金市建设赣州金融次中心,利用好赣州市普惠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支持红色金融文化研究所做大做强,支持金融机构围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国内知名的红色金融创新地。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广“科贷通”“赣知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计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合理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合理引入社会资本,择优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探索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第四节 加快康养产业发展

培育发展健康管理产业。积极发展以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健康信息档案、健康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为主的健康管理产业。创新“智慧康养”模式,推进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应用体系建设,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O2O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积极发展康养旅游、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产业,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信用、培训等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发展,融合健康管理。

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建设,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扶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中小型养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发展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加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加强服务规范和行业监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养老服务业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健康服务、辅具配置、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强化卫生健康与养老服务衔接,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推动养老服务与餐饮、服装、营养保健、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做长做强健康养老产业链。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探索建立合格供应商制度和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培育形成具有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

第五节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培育研究开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综合科技服务等科技服务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向集成化、便捷化、高端化发展。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推广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认证手段,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加快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各类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围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特色农产品等产业,重点发展技术研发、计量检测、产品检验检测与认证、科技测试、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基础支撑的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推动发展依托大数据建模主动获客、自动授信、智能风控的数字供应链服务模式,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生产效率。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物流服务、科技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跃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智慧物流服务,构建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建立智能化配送分拨平台,实现供应商、生产商和客户配送环节的精准对接。发展智慧节能服务,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以产业链上下畅通、大中小企业协同为目标,打通产业链数据流,实现跨车间、跨企业、跨园区的互联互通,推动制造企业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管理、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运营能力。


第七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打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乡村振兴先行区。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健全动态监测和分类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将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的1.2倍设定为返贫致贫风险户识别收入警戒线,突出重点对象,加强排查检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帮扶机制,对易致贫返贫人口坚持循因施策,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分类帮扶,实行动态清零。完善返贫保险,优化理赔服务。

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长效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按照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和要求,将医疗救助作为第三道保障线。加强特困群体关爱保障,提高缴费档次。强化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因村施策推进村庄发展,提升村庄整体发展水平。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护。

扎实做好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培育构建脱贫地区农特产业体系,逐步提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实施脱贫乡村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提升行动。提升脱贫地区产业带动增收实效,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培育“河东工人”“兴国表嫂”区域品牌。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村治理。

第二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深入实施赣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富硒农业培育工程、数字农业建设工程、产业兴村强县示范工程等“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推进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如油茶、白莲、脐橙等。以“品牌赋能,品质引领”的方式实现农业品牌升级,以“增量带动存量,新品种带动新发展”的方式实现区域品牌优质企业品牌的双轮驱动。以“技术赋能,科学发展”的方式,从种养、加工、品控、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着手,提升产业整体的运作效率。以“三产融合,营销创新”的方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项目、人才、资金和各类业态服务合作伙伴等要素,打造区域公有品牌升级发展的新模式。支持大棚蔬菜、黄金茶等富硒农业产业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试点,建设一批农业数字化基地。

    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深度融入。提高脐橙产业单产、提升品牌品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高品质的油茶种植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推动高标准富硒产品的种植与开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加快实现冷链物流产品供应体系。重点推进石城县省级绿色食品(白莲)产业基地和瑞金市食品医药科技园、宁都黄鸡食品产业园、宁都富硒蔬菜江南批发大市场建设,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对接大湾区农产品标准,打造一批面向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基地。争取建设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菜篮子”等产品试验区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

第三节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加快“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道三级、建制村通双车道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农村消防设施建设。按照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管网建设。分期分批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农村河道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宜居水平。到2025年,县道三级以上标准比例不低于70%,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不低于60%,电网可靠率不低于99.8%,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100%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治理财政奖补力度,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乡村建筑风貌和建设品质提升,探索实行农村零星分散房屋拆除补助政策。支持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石城县申请亚行贷款实施乡村振兴综合环境治理。以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为目标,围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等重点任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2025年,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达到25%,抓好抓实赣南建筑风貌保护与传承工作,逐步营造出地域乡村建筑风貌特征,推进试验区乡村风貌得到明显提升。

第四节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维护集体经济成员利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创新运作机制。完善农村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融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形式,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完善集体林权制度。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广瑞金市土地经营交易平台经验。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及争议机制。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

    解决农村创新创业零星用地问题。对土地进行计划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进行具体安排,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加强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改善农村荒地多、灌溉不足、交通不便的现状;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作为乡镇发展生产、创新创业、安置就业的建设用地,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第八章 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


推动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特质,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建设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助推红色旅游发展。

第一节 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样板区。高标准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瑞金“红色故都”项目建设。实施“长征步道” 主线瑞金市——于都县段和支线石城县、宁都县、兴国县段建设。推进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扩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陈提升、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陈提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宁都起义纪念馆、石城县阻击战纪念馆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强长征革命遗址挖掘与保护。支持瑞金建设红色文化旅游中心,重点开展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云石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印刷厂旧址群、兴国红军长征出发旧址群、宁都三军团出发旧址群、宁都红五军团成立地旧址群、宁都少共国际师成立地旧址群、石城丹溪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旧址群挖掘与保护,支持兴国县创建国防教育示范县。

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赣南红培”和“长征品牌”。打造长征学院培训体系,重点建设瑞金干部学院、雩都长征学院、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学院、宁都红色教育培训学院等培训体系,形成瑞金干部学院、雩都长征学院双核发展态势,把“赣南红培”打造成国内有影响力的一线品牌。推进红色名村创评,发展红色研学教育,重点围绕兴国县、宁都县建设全国知名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拓展与遵义、延安等长征路线沿线城市合作,持续办好“红军长征论坛”,打响长征品牌。

第二节 挖掘和整合红色旅游资源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旅游业态。瑞金围绕“共和国摇篮”品牌、兴国围绕“苏区干部好作风”品牌、于都围绕“长征集结出发地”品牌、宁都围绕反“围剿”品牌、石城围绕“阻击战”品牌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赣南苏区红色旅游核心圈,适应大湾区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需求,努力把试验区打造成大湾区文化传承和国情教育、红色教育培训首选地。

整合试验区县域内红色资源。整合瑞金干部学院项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瑞金市重走长征路、瑞金市红色故都项目;挖掘兴国资源优势,突出文化引领,实施产业融合,着力打造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动漫产业生态圈,整合百里红山生态旅游景区项目、“模范兴国”红色文化城建设项目、“兴国'长征路兴国魂’文化园”项目;整合于都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建设项目、祁禄山红军小镇项目;整合宁都红色旅游教育干部学院、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提升工程、宁都起义纪念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小布红色旧址群改造提升、“宁都会议”旧址等项目;整合石城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石城县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

整合试验区区域间红色资源。依据各县(市)红色故事关联性,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联合举办红色文化活动。依托苏维埃国家银行烂泥坑秘密金库旧址、石城阻击战遗址、宁都固厚红五军团成立地及宁都起义部队秋溪整编及兴国军事主题公园(景行研学旅行营地)等红色遗址开发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研学基地和培训基地。支持中国赣南苏区红色研学旅行项目,开发一批精品红色教育课程,进一步打响红色培训研学品牌,推进苏区干部培训学院,联合设立干部学习培训基地。推进祁禄山红军长征小道等长征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加快长征主题文创产品开发,全面整合红绿融合廊道资源,加快推进中国官田兵工特色小镇、小布红色苏区小镇等精品景区建设。

打造试验区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统筹旅游营销策略,实现资源共享、联合促销、互送客源、共同发展。打造好“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两大核心品牌,重点构建红色教育系列培训、红色场馆接力参观、红色田园乡居体验、红色体育运动休闲、“不忘初心”长征文化体验带(瑞兴于大道)六大核心旅游产品系列。建成以瑞金为核心,以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为主要节点的苏区“红色故都”旅游经济圈和“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原中央苏区红色培训集聚区。引进大型文旅企业共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建立与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红色旅游合作开发联盟,创新试验区“一程多站”红色旅游产品。

第三节 提升红色旅游业发展水平

推动现有红色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利用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VR/AR等手段强化动态体验,提升景区场馆品质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旅游业态,发展旅游产品。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成一批纪念园、纪念馆、长征学院、长征步道、夜渡于都河演艺等标志性项目,以长征为主题创作相关音乐、舞蹈和动画等艺术作品。加快建设红色研学培训基地,加强对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研究阐释与推广,建立健全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长效机制。加强红色讲解员队伍建设,制定教育培训规划,激发红色旅游内生动力。加大旅游配套要素建设,推进星级酒店、餐饮等场所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提升红色旅游管理水平,优化红色项目制度建设,提高旅游部门管理效率。


第九章 加快改善民生保障体系


积极拓展试验区在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第一节 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建立健全适应学龄人口变化的学校布局调整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办好义务教育,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新扩建一批中小学,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8%。建成一批省级和市级示范幼儿园。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加大高中教育普及攻坚,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支持特殊教育、专门教育。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围绕纺织服装产业等特色产业探索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推进赣州卫校迁建兴国县。加大技工院校建设力度,推动宁都高级技工学校申报技师学院,成为辐射赣南的技能人才孵化基地。推广现代学徒制等培养形式,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扩建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高职院和高水平专业,推进符合条件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加快兴国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筹建进度。开展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打造一批高端智慧校园示范校,基本建成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节 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建成以疾控体系、急救体系、精神卫生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为主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职能。加强卫生监督、医疗急救、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制。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高质量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升级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大卫生资源供给力度,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推行于都县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到2025年试验区达到同等发展水平。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积极探索儿童早期教育新模式,健全职业病防治服务能力,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医学学科和临床专科。

第三节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事业。加强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提升现有旅游景区品质,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民宿度假区。加强文物古籍和红色档案保护、研究、利用,加强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丰富体育活动多样性,每年在试验区开展青少年运动会、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建设全民健身服务场所,推进城市社区体育馆设施建设,提升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定期进行体育设施的维修,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和健身步道。

第四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城乡均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专岗人员和村级协管员管理制度,发挥好两支队伍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加大重点群体帮扶力度,用好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落实企业稳岗扶持政策。深入实施职业培训新政策提升劳动力就业转岗能力,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加快各项就业补贴、补助资金申报审批进度。

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第十章 构建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现代公路网络,积极推进兴国—桂东高速公路、阳新—武宁—樟树—兴国高速公路,完成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建设,实现产业、资源共享。加快G319G356G238G206G323在试验区段内国道的改扩建工程。加大S451S543S219S449S452S450S219S448在试验区段省道改造项目建设力度。建成兴泉铁路、瑞梅铁路,推进景鹰瑞铁路前期工作。建成瑞金机场及机场快线、石城县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宁都、于都、兴国通用机场。打造瑞金、兴国、于都、石城等区域性县级综合客运枢纽,建成乡镇多站合一试点站,建设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搭建试验区统一交通指挥运行环境。推进于都港区建设,与赣州市整体水运工程相衔接。推进区域范围内公路、城镇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建成智慧交通数据中心,启动建设兴国县永磁磁浮红轨示范线项目。加强道路网络建设,开通园区公交路线,使新、老园区“融为一体”。

第二节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支撑性电源点项目,构建“一个核心双环网+三个区域电网”的供电主网架。全面完善当前农村电网存在低电压、木质电杆等问题,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加大对输变电工程的支持力度,完善乡镇变电站布点。提高供电可靠性,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全面消除现存的低电压问题,提前预防由于设备老旧及负荷增长等导致的低电压问题。完善能源储运体系,在兴泉铁路沿线规划论证国家煤炭储备基地,保障电煤供应。优化加油站和油库规划布局,统筹推进油气管网、新能源等项目建设。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能源。2022年,建成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规划建设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宁都县、石城县等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热电联产,推广使用工业制造后的余热发电,规划建设瑞金市、于都县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开展于都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论证研究。

第三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增强供水保障能力,实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大中型灌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于都岭下、兴国洋池口中型水库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宁都梅江大型灌区工程,加强城乡优质水源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推进试验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改善水生态环境,强化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水系资源及水生态保护,对城区段及其上游段河道水生态进行恢复与保护,对梅江、绵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城区河段结合河道综合整治进行水生态恢复与保护

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建设,开展实施智慧水利建设,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加大试验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利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试验区水利干部能力水平。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试验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规划建设于都县岭下、瑞金市贡潭、宁都县阳都、兴国县兴江与东兴等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开展水利灌溉设施工程、水生态建设工程、智慧水利建设工程,推进梅江(宁都)、贡江(于都县)、平江(兴国县)、绵江(瑞金市)大型灌溉工程建设。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持续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支持建立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加快实施农村水环境改善工程,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牧养殖业污染治理全覆盖。开展地下水检测工程建设,对试验区内各河段排污口进行科学设置与管理。

第四节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抢抓“新基建”。全面提升试验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5G基站建设、5G网络部署,实现试验区重要场景5G信号连续覆盖。打造5G应用试点示范,推动5G与旅游景点、工业互联网、医疗等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能交通,提高百姓出行效率。大力发展移动物联网产业,全面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高速智能信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建设试验区特色产业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到2025年培育5个企业内网改造试点示范,建成纺织服装行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线上服务新业态,推广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建设高水平直播和短视频基地。实施“区块链”工程,建设一批区块链应用项目。构建北斗导航定位服务软硬件开发、重点场景应用等生态。加快试验区“一卡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第十一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优化提升五县(市)中心城镇空间布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优,增强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构建多元、开放、高效、优质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加快瑞金副中心城市建设,带动东部板块城镇群整体发展。增量管控、存量更新,科技引领、智慧包容,支持五县(市)中心镇融入试验区城市圈,保持城镇化率稳步上升,扩大中心城镇范围。引导城镇格局与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发展潜力相适应的圩镇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城镇综合配套功能、精准配置政策工具。坚持因地因时制宜、多种形态并举、差异化发展特色小镇,培育精品特色小镇。开展现代商贸特色镇和商贸发展示范村建设,争取商贸强镇试点。

第二节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城乡衔接布局,构建以重点镇为支撑的中小型城镇群,强化城乡交通联系,发挥城镇在基础设施、产业、人口、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加大乡村道路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补上水利、电力、网络、通讯等设施的短板和弱项。

    发展要素共享。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城乡发展要素便捷使用、共享系统,推进城乡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通过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城乡互助等途径统筹考虑解决城乡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救助等迫切事项和薄弱环节,使发展要素配置更加均衡、使用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全面加强中心城镇、特色小镇、圩镇空间布局和风貌管控,建好标志性地段景观。

体制机制统筹安排。统筹城乡改革的步骤、节奏和力度,推动城乡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一体设计、同步实施。打破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积极探索城市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要素下乡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进一步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和市场双向开放、联动互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节 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

挖掘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努力实现供水供电全覆盖、商业服务多元化、文化教育高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优质格局。建设海绵城市,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工程、完整社区建设工程、乡镇建设三年行动、示范乡镇建设工程、特色小镇建设工程。

提升城镇就业质量。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把教育、科研等行业作为城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使人力资本提升、就业结构改善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节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分基础、完善、提升三类因地制宜改造。对老旧小区和周边区域的改造内容进行丰富和提升,基础类改造主要是拆违拆临、安防、环卫、消防、道路、照明、绿化、水电气暖、光纤、建筑物修缮、管线规整等,突出解决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问题。完善类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区和物业用房、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停车场、文化、体育健身、无障碍设施等。提升类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商业设施以及智慧社区等。鼓励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对区域内的老旧小区联动改造,建立老旧小区改造评价机制。

实行“一小区一策”改造。老旧小区内入户端口以外需要改造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设施,产权属于专营单位的,由专营单位负责改造;产权不属于专营单位的,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专营单位出资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实施。改造后的专营设施产权移交给专营单位,并由专营单位负责维护管理。政府对相关专营单位、负责人的经营考核中应充分考虑企业此类支出负担。

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商事务、协调互通的管理模式。建立分类施策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深入挖掘小区内空间资源,整合小区周边零星碎片化土地,在老旧小区内及周边健全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停车场、体育健身、文化、应急救援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家政、助餐、便民市场、便利店等社会服务设施。到“十四五”末,确保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建设宜居整洁、安全绿色、设施完善、服务便民、和谐共享的“美好社区”。


第十二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试验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发挥提升绿色生态优势,构建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推动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生态文明现代治理体系,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常态化机制,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社会多元治理体系,有效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生态要素连续、完整,积极构建山水共通、蓝绿交织、高品质的空间体系,形成显山露水透绿、山水城共融共通的城市空间网络。拓展城乡绿色生态空间,在不降低生态功能、不破坏生态系统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利用和结构布局调整,发展一批绿色生态小镇。

    努力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全面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赣江源头建设,深入打造“赣江源头魅力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和湿地资源保护行动计划。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进一步激发活力,增强社会参与生态修复的动力,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绿色高效综合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大对矿山采空区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建成绿色矿山示范区。

第二节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全面保护、全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加快补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空气质量和水质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构建覆盖多领域的气象保障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和江水资源保护力度,建设沿江生态防护堤坝、生态堤岸、生态缓冲隔离带,提升水环境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能力。加强土壤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资料数据库。逐步改善耕地土壤质量,持续开展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示范工程。实施蓝天工程,推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深度治理、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道路扬尘和工地扬尘管控治理。实施碧水工程,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25%以上。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推进环境污染等第三方治理园区建设,建立“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在高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第三节 提高生态资源集约化发展

    强化资源节约化、集约化开发利用,统筹试验区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积极引导企业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资源效率提升行动,推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处置设施能力。

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推进绿色循环化改造,支持建设现代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加快推动传统企业实施上下游产业连接、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清洁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置和综合利用。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重点建设瑞金市、于都县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实施循环化改造。着力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工农复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加强绿地、绿道、林地系统化建设,着力构建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的“产城融合”和共生体系。

第四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升级。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林下经济等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大健康、生态旅游、绿色物流、绿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向生态优势要发展竞争力,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特色、高效、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加大对低碳技术、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绿色、高效、低碳的经济体系、能源体系和资源利用体系。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工业体系。推行试验区碳交易制度,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减少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深入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程,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发展。扎实推进清洁生产,推进实施一批重点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项目。


第十三章 强化实施保障

第一节 落实政策支持

    试验区五县(市)要创新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围绕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抓紧制定支持试验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注重先行先试,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试点在试验区先行先试,对需要向上争取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强论证,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评估,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对规划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等及时向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节 加强指导协调

    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动态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通过简报、专报等形式及时向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推进情况;五县(市)要坚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的理念,顾全大局,并定期向领导小组会议办公室报送工作推进情况。五县(市)同时利用好国内外智慧资源对当地各项工作的推进进行智力支持和指导。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

    加强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强化试验区规划实施领导小组领导职责,研究解决试验区建设中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的推进,加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持续开展常态化对接,适时组织集中向上对接活动。五县(市)政府要加强沟通协商,积极发挥主体责任,主动作为,稳步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指标体系,开展试验区发展的数据分析和检测预测工作,对规划目标、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市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评估,并将实施情况向赣州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对管理和建设部门的考核监督激励制度,增强“指挥棒”作用,确保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规划推进实施。


附录重点工程

一、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瑞金市现代轻纺产业园

瑞金市

2

瑞金市休闲家居服装产业化项目

瑞金市

3

瑞金市华鑫无纺布精细纺织丝生产

瑞金市

4

兴国县广蓝纺织服装产业园

兴国县

5

兴国县休闲时尚服装产业园

兴国县

6

于都县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于都县

7

于都县纺织科技产业园

于都县

8

于都县柯文时尚产业园

于都县

9

于都县时尚新城标准厂房建设

于都县

10

宁都童装文化产业园

宁都县

11

宁都童装智造产业园项目

宁都县

12

森图服饰年产800万件童装生产项目

宁都县

13

宁都县明德服饰生产

宁都县

14

宁都县东誉服饰生产

宁都县

15

宁都县吉米服饰生产

宁都县

16

宁都县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宁都县

17

宁都县轻纺服装面辅料交易市场

宁都县

18

宁都七波辉年产900万件童装项目

宁都县

19

宁都华柏科技年产700万服装项目

宁都县

20

石城县品牌运动鞋服产业链项目

石城县

21

石城县新三晟鞋服生产

石城县

22

石城县华御功能鞋生产

石城县

二、电子信息产业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省级)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瑞金市

2

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省级)数据中心运营支撑与服务平台系统

瑞金市

3

瑞金科技园研发和科技服务公共服务平台

瑞金市

4

瑞金市科创城核心区产业园建设项目

瑞金市

5

兴国县澳特莱恩智能家电生产

兴国县

6

兴国县手机半导体传感器生产

兴国县

7

兴国县感恩科技手机金属配件生产

兴国县

8

兴国县联纲电子5G通讯设备生产

兴国县

9

兴国县中化湿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

兴国县

10

兴国县永磁磁浮技术产业园

兴国县

11

兴国县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

兴国县

12

兴国县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

兴国县

13

兴国县智能终端产业园

兴国县

14

于都县天健电声产品生产(二期)

于都县

15

PCS电容式触摸屏项目

宁都县

16

宁都县领丰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

宁都县

17

高清摄像头生产线项目

宁都县

18

年产手机零部件2000万件项目装配手机外壳700万件项目模具200万套生产项目

宁都县

19

高档电子接插件生产项目

宁都县

三、大物流、大商贸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瑞金经开区亚琦物流集散中心项目

瑞金市

2

瑞金物流港建设项目

瑞金市

3

兴国县综合物流园项目

兴国县

4

兴国茶油质量检测中心、交易市场、美食文化综合服务站

兴国县

5

江西供销(于都)冷链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于都县

6

于都智慧物流公路港

于都县

7

于都县中民筑友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

于都县

8

江西赣州万年青智慧物流园

于都县

9

江西供销(宁都)冷链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宁都县

10

宁都综合智慧物流园

宁都县

11

石城县智慧物流园

石城县

四、特色农业示范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

五县(市)

2

试验区蔬菜基地建设

五县(市)

3

试验区低质低效林改造

五县(市)

4

试验区脐橙高质量发展

五县(市)

5

试验区油茶产业改造提升

五县(市)

6

试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五县(市)

7

瑞金市百万头生猪养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瑞金市

8

兴国县标准化果园建设

兴国县

9

兴国县富硒蔬菜产业基地

兴国县

10

兴国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

兴国县

11

于都县光皮棶木良种选育及高产示范基地

于都县

12

宁都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宁都县

13

宁都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宁都县

14

石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石城县

五、食品加工产业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食品(瑞金)科技产业园

瑞金市

2

瑞金市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

瑞金市

3

济民可信瑞金九华食品医药科技园建设项目(瑞金市济民可信九华食品医药生产)

瑞金市

4

江西美园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

兴国县

5

于都县国家富硒产品科技示范基地

于都县

6

宁都县年屠宰加工5000万羽黄鸡建设

宁都县

7

石城县德都食品加工

石城县

六、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瑞金市红色培训基地(瑞金干部学院)建设项目

瑞金市

2

瑞金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瑞金公园项目

瑞金市

3

瑞金市太阳山景区项目

瑞金市

4

瑞金市重走长征路(三观集团)项目

瑞金市

5

瑞金市红色故都项目

瑞金市

6

瑞金市武阳温泉度假村

瑞金市

7

瑞金市长征第一桥景区项目

瑞金市

8

瑞金市大柏地战斗旧址保护及旅游开发项目

瑞金市

9

瑞金市红都古城项目

瑞金市

10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项目(瑞金市委党校新建)

瑞金市

11

兴国县百里红山生态旅游景区项目

兴国县

12

兴国县“模范兴国”红色文化城建设项目

兴国县

13

兴国“长征路.兴国魂”文化园

兴国县

14

兴国县景行研学旅行营地项目

兴国县

15

兴国长征超级IP

兴国县

16

于都县出征源红色文化产业园

于都县

17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核心展示园

于都县

18

于都县长征文化产业园项目

于都县

19

宁都县红色旅游教育干部学院

宁都县

20

宁都县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提升工程

宁都县

21

宁都起义纪念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宁都县

22

宁都县翠微峰旅游景区建设

宁都县

23

宁都县长征文化公园建设

宁都县

24

宁都红五军团成立地旧址群

宁都县

25

宁都少共国际师成立地旧址群

宁都县

26

石城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

石城县

27

石城县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

石城县

28

石城县天沐温泉(二期)

石城县

29

石城县钢琴艺术城

石城县

30

石城县未来科技教育文化城

石城县

31

石城县森林温泉小镇

石城县

32

石城县森林体验基地建设

石城县

七、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试验区2021年城市棚户区改造

五县(市)

2

试验区城乡学校建设

五县(市)

3

省级森林乡村建设

五县(市)

4

省级乡村森林公园建设

五县(市)

5

瑞金市黄柏乡特色小镇建设项目

瑞金市

6

农村水系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瑞金市

7

中国残疾人红色小镇

瑞金市

8

兴国县乡村污水、垃圾处理项目

兴国县

9

兴国县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综合治理

兴国县

10

模范兴国农村养老幸福工程

兴国县

11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兴国县

12

兴国县国际颐养社区

兴国县

13

于都县崩岗治理与生态修复利用示范项目

于都县

14

于都县乡村整治提升示范项目

于都县

15

于都县盘古山国家矿山公园

于都县

16

小布苏区小镇

宁都县

17

宁都县青塘富硒农业特色小镇

宁都县

18

宁都县湛田温泉小镇建设

宁都县

19

宁都县钓峰黄金茶小镇

宁都县

20

石城县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石城县

八、大交通建设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G319改线工程)

五县(市)

2

试验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五县(市)

3

试验区国省道升级改造

五县(市)

4

景鹰瑞铁路

瑞金市

宁都县

石城县

5

瑞梅铁路

瑞金市

6

瑞金民用机场项目

瑞金市

7

瑞金机场快速路

瑞金市

8

兴国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兴国县

9

兴国至桂东(赣湘界)高速公路(兴国段)

兴国县

10

阳新(鄂界)至武宁至樟树至兴国高速公路(兴国段)

兴国县

11

G72泉南高速增设兴国官田互通

兴国县

12

厦蓉高速扩容改造工程(于都段)

于都县

13

于都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于都县

14

宁都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宁都县

15

石城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石城县

九、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

试验区5G网络建设

五县(市)

2

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开发风电及光伏项目

五县(市)

3

瑞金主干电网改造

瑞金市

4

瑞金市竹岗110kV输变电项目

瑞金市

5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谢坊风电场、大柏地风电场项目

瑞金市

6

瑞金市梅江引调水工程

瑞金市

7

兴国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

兴国县

8

兴国县云联互通物联网智能终端硬件开发和生产

兴国县

9

兴国县220KV长冈输变电工程

兴国县

10

兴国平江灌区建设项目

兴国县

11

兴国县洋池口水库工程

兴国县

12

兴国县长龙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兴国县

13

于都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

于都县

14

于都岭下水库建设工程

于都县

15

于都县寒信水利枢纽建设项目

于都县

16

宁都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宁都县

17

宁都梅江大型灌区项目建设

宁都县

18

宁都县阳都水利枢纽工程

宁都县

19

宁都县龙下水利枢纽工程

宁都县

20

宁都县城市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

宁都县

21

宁都县团结水库水资源配置工程

宁都县

22

宁都县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项目

宁都县

23

石城县能源保障提升工程

石城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