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执行公开>计划规划>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访问量: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1月14日赣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赣州在江西率先崛起的重要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推动赣州经济社会驶入科学发展轨道,构建创业创新赣州、绿色生态赣州、和谐平安赣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基础条件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可以全面完成。其表现是:经济实力增强。 “十五”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0.3亿元,年均增长11.2%,比“九五”期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末的34.6:29.4:36.0调整为25.9:35.1:39.0;完成财政总收入46.7亿元,年均增长18%,比“九五”时期提高10.7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3%,比2000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三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6.2%,提高3.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2%提高到31.06%,提高9.06个百分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超过一半以上,农产品商品率66.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五年累计新增高速公路198公里、铁路134公里,改造国省道1216公里、县乡公路7990公里,开工建设赣州新机场,新建50万伏输变电工程,新改建220KV输电线路601公里、110KV输电线路1327公里、35KV以下输电线路6万公里,期末发电装机容量达53.12万千瓦,全市统调用电量达到39.6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106%,通信工程和信息网络建设富有成效,期末固定电话装机达1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0万户,宽带网络已覆盖所有乡镇点,ADSL容量9.2万线,LAN容量2.8万线,互联网用户超过20万户。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出口总额约9.2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达47%、44.8%;引进市外资金超过500亿元;新设龙南海关,龙南、瑞金外汇管理支局,赣州公路货物查验场,公共保税仓库等涉外服务机构,口岸建设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十五”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年均分别增长11.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亿元,年均增长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十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国有企业改制攻坚任务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有序展开,金融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卫生、药品、粮食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都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进步奖17项;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提高18个百分点,市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初步形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人口保持较低增长,自然增长率为8.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74.2%;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建成体育中心、黄金广场等一大批项目。“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十一五”时期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我市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看,当前正处于世界新的经济周期上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更加日新月异,经济结构调整步向纵深,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趋势增强。从国内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家宏观政策将更加取向于统筹发展,更加关注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欠发达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珠闽等经济区域的壮大和扩张,更有利于我市参与区域经济协作。从自身看,我市多年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和在加快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长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通过实施“十大体系”建设,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在推进与长珠闽地区“对接”的过程中,我市基础、资源、区位、人力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我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难得的是,我市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同时,将可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赣南老区改变贫困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经济振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将为赣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我市经济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投入不足,缺少大的产业和项目支撑;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征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经济市场化进程滞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任务任重道远;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与周边对接与融合还不顺畅;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等,必须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3、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坚持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切为民谋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加速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发展路径

——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在继续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大力促进消费和出口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激活内生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单纯依靠自然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转变,向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共财政、地方金融等改革为重点,盘活存量资产和存量资源,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快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成长,促进各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实施中心扩张。调整行政区划,扩大中心城区发展载体,强化服务功能,打造城市品牌,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和支柱产业聚集力度,努力构建中心城区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平台。并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共享,着力构建“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市域广泛联动,互补互利,促进区域融合;关注民生民意,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各类群体平等享有社会公共资源和环境,促进群体和谐;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基本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人口大市较相适应的发展格局,初步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经济总量到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走向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6:46:38左右,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三分之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混合型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0%以上。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五年利用外资合计超过40亿美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 2010年达到10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年均增长10%。

  城镇发展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区达到70平方公里和70万人以上;瑞金、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发展成为20万人的中等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期末达到12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期末达到405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控制在103%左右;城镇人均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7%和49%以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8%以上;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少数民族乡村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60%以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各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中心城区及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人口控制在88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8%、75%,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乡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明显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服务设施更加健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平安赣州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二节 强力推进对接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6、建设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

  切实加强中心城区功能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产业聚集能力、人口吸纳能力、要素集约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并按照整合要素、统一规划、优化布局、合理分工的要求,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形成“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进一步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制度,优化投资环境,实现在生产力布局、市场准入、资质认证、资源开发利用、劳动就业、信贷融资、财政税收、对外贸易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与长珠闽地区互融互通。使中心城区成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最为活跃的区域,成为全市经济引力与张力最强的区域,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资金、技术转移的主平台。

7、打造产业承接梯级平台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积极培育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区、以瑞金为核心的东部经济区和以龙南为核心的南部经济区,打造东、中、南三个经济增长板块,构建瑞金-赣州-龙南工业经济带。充分发挥“三区一带”的综合优势,使之成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开放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中心经济区主要以章贡区、南康市城区、赣县县城为主,包括兴国、于都、信丰、上犹、崇义、大余等周边县城。重点布局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河套内不再新建工业企业,鼓励现有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郊)”。河套外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沙河工业园为主要平台,延伸辐射赣县和南康现有工业园区,重点布局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电子信息业,以酒、烟为主的食品业,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以造纸、服装为主的现代轻纺业和生物制药业。东部经济区包括宁都、石城、会昌等周边县城。作为承接闽东南区域产业转移扩散的东部战略前沿,要加速成为与“闽三角”地区对接的经济协作区,重点布局氟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等产业,形成赣闽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转为主的物流中心和红色旅游城市。南部经济区包括安远、寻乌、定南、全南等周边县城。作为全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南部战略前沿,要加速成为与“珠三角”地区对接的经济协作区,重点布局稀土采选深加工、现代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赣粤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心。

8、办好工业园区

  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和县市分割,整合工业园区资源,调整园区功能和产业布局,创新和规范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便捷服务机制。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各类工业园区的产业承载和集聚效能,培育发展钨、稀土、氟盐化工、机械、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等特色工业园区。举全市之力,加速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主载区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极,为其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创造条件。加快瑞金、龙南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城市经济的强力发动机。“十一五”末,争创1个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5个年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的特色工业园区。

9、扩大对外开放

  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战略,把主动融入长珠闽,尤其是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与长珠闽地区在发展路径上的互融互通,建立健全聚集生产要素、扩张产业效应的市场机制。积极参与长珠闽特别是泛珠三角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航运、海关、商检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建设营运和管理,助推沿海地区产业的转移和扩散。加快构建与长珠闽地区的无障碍旅游区,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学会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实行跨省市经营,到长珠闽地区设立企业或分支机构,建立贸易基地或生产基地等。大力发展“配角经济”,引导一批企业自觉成为长珠闽地区企业集团的配套厂、分厂、生产车间等,实现与长珠闽地区在合作中互利共赢。

10、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生态、水利、交通、能源、市政、矿产、卫生、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引导外商建立研发机构,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外商参与商贸、旅游、金融、外贸、通信、会计、咨询、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引进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作为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把引进外资与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利用外资由追求量的增长向扩张规模、提高效益、推动产业升级转变。进一步推动市内企业境外上市,或与境外跨国公司进行战略性合资、合作等。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突出产业招商、行业招商、以商招商,兴办台资工业园区。大力吸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来赣州投资兴业。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外贷款。加强外贷项目管理,防范外债风险。

11、增强外贸出口能力

  落实外贸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权,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的产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支柱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副产品、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特色产品出口比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型企业。鼓励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快航空、公路、铁路等口岸建设,建立健全“大通关”联络协调机制,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争取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完善外贸出口基础设施。


第三节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1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村镇规划落实机制、服务跟进机制、投入增长机制和技术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推进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末,全面完成“三清三改”任务,新型经济组织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户,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左右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13、加速建设现代农业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稳定粮食生产,调优粮食品种结构,提高单产。着力培植壮大脐橙、生猪、蔬菜、烟叶、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以及工业原料林、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种养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以现代信息、生物技术改造农业,以先进的生产设备武装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注重以工业化、集约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县、示范乡和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拓宽农村经济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农业。到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50亿元,年均增长4.2%。

——脐橙。坚定不移地把赣南建成全国最大、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把“赣南脐橙”培育成中国知名品牌。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鲜食加工并举、强化营销体系、塑造市场品牌的基本思路,促进脐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划建设和壮大以安远、寻乌、信丰为重点的以晚熟品种为主的南部脐橙主产区,以南康、大余、赣县为重点的以中熟品种为主的中部脐橙主产区和以宁都、兴国、瑞金为重点的以早、中熟品种为主的北部脐橙主产区。着力发展与脐橙加工、贮藏保鲜相配套的包装、运输、果业机械、生物农药和肥料等相关产业,及以脐橙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在脐橙主产区新布局一批仓储、橙汁加工等项目。大力推广脐橙原产地保护国家强制标准,完成赣南脐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积极搭建营销网络,拓展国内外营销市场。到2010年,全市脐橙面积达到200万亩,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生猪。按照“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保障体系化、投入多元化”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猪-沼-果”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养殖专业园区,把赣州建成粤、港、澳稳定的优质瘦肉型生猪供应基地。京九沿线县(市、区)达到500万头外销生猪规模;形成以安远等县为重点的生态养猪区,以定南等县为重点的优质种猪生产区,以章贡、龙南、瑞金为重点的生猪屠宰加工区,促进生猪产业向外向型和加工型发展。到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力争突破1000万头。

——蔬菜。依托区位优势,瞄准沿海发达地区消费市场,突出抓好基地、加工、流通三个环节,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设以各县(市、区)中远郊为主的城镇“菜篮子”菜区,以全南等为主的外销蔬菜区,以信丰等为主的加工蔬菜区,建成章贡区等7个无公害蔬菜专业县(市、区)。适应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蔬菜产品深加工。到2010年,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量90万吨。

——烟叶。重点建设八个重点产烟县,努力扩大烟叶生产,积极改良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赣州烟叶的市场知名度。大力推广现代烤烟技术,新建3万吨(60万担)的烟叶打叶复烤厂。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烟叶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80万担以上,成为国家优质烟叶的重要生产区。

——花卉苗木。主要发展盆栽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重点抓好赣州花木良种种苗繁育中心、花木交易中心、野生花木资源保护与开发示范基地等建设,建成5个规模化、集约化花木生产基地和3个花木专业生产县(区)。不断扩张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培植品牌产品,延伸产业链,实现花木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0年,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5万亩,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14、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大力整合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的改善力度。加快村镇规划设计,建设新型乡村。纵深推进 “三清三改”,全面开展村落社区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沃土工程,推进农田标准化整治,基本完成章江大型灌区和12座中型灌区的建设与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基本消灭“无电村”。高度重视农村水源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地区的饮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和建设,到2010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公路,90%的行政村公路硬化,90%的行政村通班车或公交车。

  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扶持民族地区完成2000亩土地标准化整治工程,1000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切实搞好水利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整治。建设50%以上的新农村民族示范村,确保50%以上的民族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人均水平,30%以上的民族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生态型经济示范村。

15、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继续实施公民职业化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和培训机构的作用,以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三产服务技能、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维权知识和城镇生活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民培训,大力把农民培育成为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就业人员,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网点建设,建立主要为农民就业服务的市、县、乡(镇)三级农民培训体系,市级重点建设若干个培训中心,每个县(市)重点建设一个培训基地,形成2-3个骨干专业,每个乡(镇)重点建设一个培训网点,抓好农民远程培训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理事会制度,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训农民200万人次。

16、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积极促进农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信息通讯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调整和完善农村学校布局,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农村贫困生助学工程,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和卫生防保体系,力争在2007年,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文化、体育、通信设施建设和管理,活跃农民文体生活,基本实现户户有电视(广播),村村通电话,乡乡上宽带。破除封建迷信,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工作,搞好扶贫开发,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程,完善农村困难群众救助制度,实施深山区、库区人口的异地搬迁。“十一五”期间,移民扶贫5万人。

17、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贯彻“多予、少取、放活”和城乡统筹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稳定机制。巩固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切实保障粮农收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和征用农村土地的程序和行为,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安置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切实把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到“执行政策、发展经济、社会服务、维护稳定”上来。积极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增加涉农金融服务品种。继续深化农村户籍制度、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努力消除影响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进步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第四节 培植产业集群 加快新型工业化


18、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原则,实行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集约发展的模式,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强化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做大核心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2010年超过320亿元;培育和发展年销售收入过20亿或利税超2亿元的企业3户,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或利税超亿元的企业10户;发展上市企业2-3户;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金属产业区,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深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钴、锡、汽车变速器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氟盐化工、烟酒、轻纺、制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

19、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遵循整合资源、控制开采、集聚优势、深度加工的方针,强化资源宏观调控,推进战略合作,加大科技创新,促进集约发展,统一开发市场,发展配套工业,打造区域品牌,扎实营造优势产业发展氛围。重点培育壮大钨、稀土和氟盐化工等产业集群,并以大企业和核心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集聚,以中小企业集聚促进龙头企业壮大,打造龙头加集聚互联互动的网络式企业运行机制,确立优势产业集群在工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钨产业集群。进一步减少和控制钨矿开采总量,拉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重点发展钨箔、硬质合金材料及工具和特种钨丝等高技术产品,大力开发钨基触头材料、钨电极材料、钨铜合金、高比重合金等新产品。

——稀土产业集群。严格控制稀土分离企业重复建设,加快稀土研发中心和赣州离子型稀土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在稀土金属、稀土分离的基础上,以荧光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加工及应用为重点,延伸并拉紧产业链。研究开发储氢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永磁电机、电动蓄电池、常温超导材料等系列产品;开发生产彩色等离子显示屏(PDP)用荧光粉、白光LCD荧光粉、彩色投影电视荧光粉及红色蓄光型自发荧光粉等;继续加大稀土复合肥、稀土钢、稀土铝等传统领域应用项目的开发;推广大型电解槽新工艺。

——氟盐化工产业集群。遵循大开放、市场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瑞金、兴国、会昌、宁都等资源产地,建设瑞金和兴国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培育自主品牌,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20、扶持壮大主导产业

  坚持引进与开发并举、发展与改造并重、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进的原则,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现代轻纺、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制药业等主导产业的增长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技术实力强、资源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

——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实施有色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战略,整治矿山和开发秩序,积极扩大利用外部资源,有效调控有色金属资源的供给。加强地下矿产资源勘探,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开发利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利益为导向、市场为主体的资源开采、研发、运用机制。实施资源加基地的招商策略,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企业靠大联强,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各种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发展末端产品和应用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增强竞争能力,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到2010年,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20亿元,形成稀土金属8000吨、钨精矿30000吨、钴金属8000吨、锡金属12000吨、铅精矿12000吨、锌精矿400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食品业。遵循现代食品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和生产绿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以现有优势企业及名牌产品为核心,吸引中小企业集聚,实现规模化扩张,推动粮食、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知名品牌。重点发展卷烟、酒、果品、奶制品、米粉、腌腊制品等特色产品。到2010年,形成2户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15亿元以上。

——现代轻纺业。以跟进、接替为着力点,加快与“长珠闽”地区产业对接与互动,形成现代轻纺产业集聚、特色集群、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家具、制鞋、服装、针织、高档纸等产品生产。到2010年,规模以上现代轻纺业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建成一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
——机电制造业。积极靠大联强,强化结构调整。运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改造传统产品,提高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围绕主打产品发展配套生产,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重点发展汽车变速器、摩托车齿轮、新型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大型特种压缩机等。到2010年,形成年产摩托车零部件100万台(套)、汽车变速箱5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规模以上机电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过50亿元,利税总额5亿元。

——新型建材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注重节能降耗,利废环保,推进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质碳酸钙及建筑陶瓷、高岭土材料、新型墙材、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突破1500万吨,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利税总额5亿元。

——制药业。依托现有优势企业和独家产品,实施资本运作,引进国内医药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扩张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加速中药产业化和现代化,推广先进的提取、纯化和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新型制剂技术,扩大转移因子口服液、九华栓剂、复方陈香胃片、通脉降脂片、喜炎平等生产,同时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肝癌转移因子、重组胸腺肽等新产品。加强市场开拓,提升品牌竞争力。到2010年,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6亿元。

2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跟踪和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稀土发光材料、基因工程治疗药物等方面取得突破。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的融合,积极开发网络通信产品、特种电子、应用软件等信息产品。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

22、着力创建自有品牌

  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制定品牌经营制度及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规范品牌管理,保护现有品牌。积极探索建立品牌建设管理推广制度与规范体系。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力争在高性能钨硬质合金、钕铁硼永磁材料、荧光材料、氟盐产品、服装、制鞋、汽车(摩托车)配套件、绿色食品等行业,新创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争创2-3个国家或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第五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3、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贯彻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走可持续、集约式发展道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拓展中心城区规模,加快站北区、水南新区建设,争取赣县、南康撤县(市)设区。加快城市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中心城区出口通道,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筑城际道路框架,新建3-5座城市大桥,启动环城快速干道建设。完善城市环卫设施,建成赣州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二厂,到2010年,中心城区达到日供水能力40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26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950吨。大力发展城市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完善城市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使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与人口集聚程度及发展速度相适应。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推广使用环保、节能等新型建材,提升房屋建筑档次。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活动,提高城市内涵质量和文化品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事权下移,强化市辖区的城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努力把中心城区建成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推动中小城市建设。以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强化对周边地区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人口吸纳能力为发展方向,加快中小城市建设。着力推进瑞金、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向中等城市演变,加快形成瑞金-于都-中心城区-南康-信丰-龙南的中小城市带。

——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强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引导作用,合理调控城镇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吸纳和发展能力。优化小城镇节点布局,优先发展50个重点小城镇,以及与中心城区和次中心城市紧密联系的周边区域,拓展中部、东部、南部三个城镇密集区,形成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和富含地方特色的小城镇群体,建成一批人口规模5万人左右、经济总量10亿元左右的经济强镇或文化名镇。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切实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创新城镇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扩大社会资本对城镇交通、能源、通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等基础设施的有效投入,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完善城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创新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24、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依托资源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各具特色的县域主业。加大对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的支持,加快食品、纺织、机械、建材、林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扶持壮大劳务经济。注重用产业化的思路谋划劳务经济发展,健全劳务输出输入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积极打造劳务品牌,扩大车床、模具、电子等劳务品牌在沿海的影响,推动一些县(市)发展成为培育高级打工人员和高级蓝领队伍的基地,提升劳务经济档次。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在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农民工服务办事处,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维权、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求学医疗、就业信息等服务。继续推进“强县扩权”,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到2010年,培育8-10个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经济强县。

第六节 推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5、建设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以建成江西南部乃至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为目标,按照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加密交通网络,构筑以公路、铁路为基础,航空、水运等为补充,内畅外联、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优化运输结构,积极发展公路货柜、集装箱、城乡公交、空运、水运、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公路。加快高速公路路网建设,构筑“二纵三横二联一环”高速公路网,新增高速公路450公里,基本实现各县(市、区)城区30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建成南康至大余、厦成高速瑞金至赣州段、济广高速石城(宁都)至瑞金段、石城至兴国高速;开工建设赣州至崇义、瑞金至寻乌、赣州环城高速赣县至南康段;启动全南至寻乌、龙南至连平高速前期工作。提高重要干线公路标准,打造“三纵三横”主干线网,改建主干线600公里。加快出省公路建设,改造崇义至丰洲等5条出省通道和外联公路,新改建兴国至江口、信丰至南雄等9条一级公路。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乡村公路9000公里,提高农村公路的等级和通达深度。

——铁路。加快铁路干线建设,建成赣韶铁路,形成 “十”字型铁路主骨架。推进赣郴、向抚瑞、赣(州)株(州)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京九、赣龙既有线路改造工程,促成铁路干线提速和客货分线。做好站场扩能工作,完成赣州火车站扩建和客技服务中心及国际集装箱货运站建设,提高火车站编组和始发能力。到2010年,新增铁路67公里,力争新开通始发列车5趟,新增铁路货运能力1000万吨。

——航空。以赣州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增强机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适航能力。加强与国内的航空联系,连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做好增开直飞国内航班的争取工作,力争开通直飞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10个以上。积极发展旅游专线业务,争取与邻近机场形成互补旅游航空走廊。到2010年,实现年旅客吞吐能力10万人次。

——水运。以提高赣江及其主要支流航道等级为主,启动重点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打通赣州至长江500吨级以上水运主航道,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建设储潭500吨级综合码头、白塔500吨级杂货码头和一批旅游专业码头。

26、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电源点建设,扩大供电能力。完善电网建设,稳定区域电网。加强能源勘查,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沼气、天然气等清洁、高效、优质能源的使用比重,减少煤炭终端消费。强化节能意识与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电力。建成华能瑞金(赣州)电厂2×30万千瓦一期工程,开展2×60万千瓦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积极开发风电,在于都屏山、龙南、大余、上犹、安远等有条件的地方,选择4-5处开展风力发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1-2个风电场。大力开发和推广利用太阳能发光和照明技术。加快电网建设,建成500KV三南变电站,配合赣州氟盐化工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建设赣州东500KV变电站,尽快将赣州电网纳入全省500KV大环网,形成南北双回辐射的500千伏主网架;扩大220千伏骨干网覆盖面,实现全市绝大部分县(市)至少有一座220KV变电所,基本形成以背靠500千伏变电站的双回辐射网为主和局部单环网为辅的220千伏骨干网;加快城市和县城电网改造,新建和改造一批110千伏及以下的电网项目,形成承接配送通畅的110KV~10KV配电网;开展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煤炭。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加大对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整合小型煤矿,使其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安全生产。

——天然气。大力普及使用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石油液化气、燃油等,使之成为城镇民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到2010年,力争各县(市)城区及5万人以上的重点城镇用上管道天然气。


27、建设安全良好的水利和防洪体系

  以实现水利现代化为总目标,继续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水协调和防洪除涝和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优质水,协调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加

  快建设城市水源污染应急工程。完善城区防洪设施,完成中心城区三江六岸防洪工程,使中心城区70平方公里范围内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全面建设好县城防洪堤,各县(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加强水库、堤防等危及公共安全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立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和预警系统、全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切实提高防洪和抗旱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8、建设统一高效的信息体系

  继续推动电信、移动、联通等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带宽的基础通信网,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实现全市100%的乡镇光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0万户。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速市政务信息网纵向和横向延伸,到2010年,市政务信息网延伸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加强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党政机关网上办公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推行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支付手段、物流配送、网络平台、法律环境等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三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并延伸到基层行业协会、专业户,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等业务。积极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体育、艺术、旅游、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社区服务等的应用。


第七节 突出发展物流和旅游业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29、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

  立足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包括仓储运输、加工流通、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现代物流业,形成快捷高效、安全方便、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搭建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政府引导、协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提高物流网络系统、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水平。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即赣州市综合物流园区;“三个中心”,即中心城区物流中心、龙南物流中心、瑞金物流中心;“三个集散地”,即赣州铁路东站工业品物流集散地、赣江新货运码头大宗产品集散地、赣南贸易广场日用品集散地。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扶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推广物流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业在业种和业态上,向合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继续抓好各种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大力刺激农村消费。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理念及先进管理方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档次和水平。支持发展中小型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特色连锁专卖店、农村超市等。大力推行代理制、特许经营等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建五星级宾馆1-2座,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2-3座。

30、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

  按照“大市场、大产业、大旅游”的要求,重点建设好“三区一带”旅游景区,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陡水湖和三百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进一步开发、优化和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古色、客家和休闲度假旅游,精心打造若干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历史文化景区。积极开发互动性、体验性旅游新产品,逐步形成多中心、开放型的网状旅游格局。按照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快旅游景区公路与交通主干线的连接。培育壮大旅游社,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旅行社集团,支持国内外旅行社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及导游等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推行市域景区景点“一票通”。以对接融入、多边协作、强强联合等方式,拓展与周边地市的旅游合作,探索和实现与周边地市的无障碍旅游。加强宣传推介,积极争取并集中力量兴办区域性或全国、国际旅游节市、会展等大型特色旅游主题活动,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到2010年,力争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4.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15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以上。

31、重视发展金融服务业

  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扩大信贷规模。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争取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加快市商业银行改革步伐,探索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和组合保险服务。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发行企业债券,发展证券融资,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培育担保、征信、信托、基金、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相关行业,率先建立以市本级担保公司为核心,市县两级联动,相互协调配合的全市信用担保体系,担保资金规模达到10亿元。

32、积极拓展中介和社区服务业

  坚持“鼓励发展与规范管理并举”的方针,加快现有中介服务机构脱钩转制,打破中介服务业的行政垄断和部门垄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信用担保、劳动、信息、科技、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协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运销大户等农业中介组织。加快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严格落实社区服务业网点规划,走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积极筹集资金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培育壮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家社护理、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等新的增长点。积极拓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改超”、村民教育、农技服务、计生医疗、群众文化、农村救济互助等紧密结合起来,刺激农村消费升级。

33、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投资、消费的双重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销售办法,使政策优惠真正落实到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加快廉租房建设,积极帮助困难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大力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重点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善的商务住宅小区,推动住宅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同步完成。在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加快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放开和搞活二、三级房产和地产市场,建立向社会公开建房成本等制度,控制房产价格,防止价格联盟。允许居民合作建房。制订更加有利的配套政策,扩大住房公积金按揭范围和标准,延长还款期限。“十一五”期间,力争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主导产业。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



第八节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34、基本完善“十大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认真总结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经验,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十大体系”相配套的上层建筑,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善“十大体系”。积极参照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做法进行政策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和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组织,增加服务品种,构建运作规范、信用度高、品种多样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实行激励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创业的系列政策,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力资源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主体,培育壮大物流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态,完善贸易服务体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各类产权市场,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口岸协作,形成完备、快捷、高效的口岸服务体系。从满足对外贸易和开拓市场的需要出发,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技术标准覆盖面。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5、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推行综合执法,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考评制度,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高社会管制水平。

36、深化投资和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严格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最终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

3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进退机制,积极推动国有资本投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与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和龙头企业。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和职务消费,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贯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完善私有财产保护机制,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依法依规放宽行业许可条件,放开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一切非禁即可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努力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局面。大力促进全民创业,鼓励社会各阶层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市外人员到赣州投资兴业。完善全民创业的服务机制,制定和落实全民创业在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培训用工、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8、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事业单位结构。按行政管理职能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分类推进改革。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资源整合和机构重组的基础上,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动其改制转企,进入市场。改革事业单位投融资体制,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利用社会力量公共发展社会事业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事业经费支持和保障制度。


第九节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39、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整合科研资源,办好赣南科学院,发挥驻市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新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抓好重大科技课题的研究攻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研究中心或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积极争取设立稀土、钨、氟盐化工和脐橙等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加强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的整体创新优势,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开展人员交流、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组建股份制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服务中心、科技评估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步伐。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信贷风险投资体制,鼓励金融、保险等机构创办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科技开发。

40、完善全民教育体系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构筑包括坚实的基础教育、完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达的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组成的开放式、网络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护,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优质高中建设工程”,使部分重点中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示范标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赣州应用技工学校、赣州卫校、赣州农校、赣南文艺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调整专业设置,完善高校园区,整合师范专科部和宁都师范,设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使边远山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十一五”期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8%以上,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

41、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核心。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合理利用,建立完善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加快培育壮大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扩大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努力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拥有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具有实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自带资金来赣州创业的经营人才。积极发挥地方人才的作用,抓好人才的自主培养,继续做好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工作,做好与先进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开发合作,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重要区域、重大项目集聚。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重奖优秀人才,激励能人成才,能人创业。加速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建立人才市场管理体系,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完善人才户口自由迁徙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第十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创建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赣州


42、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保护、恢复、建设、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赣州。大力实施源头保护工程,建立赣江(章江、贡江)、东江源头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监管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城区、东江源、赣江源、西部山水四大生态区,加快建设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力争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生态示范区1-2个。实施生态赣州工程,抓好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努力增加城区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开展村镇绿化,发展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实施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实施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工程,强化对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生物和植物资源。

43、强化环境保护

  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加大环境执法和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由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和环境应急处置和预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环境管理与决策综合信息系统。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并积极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强化对饮用水水质和污染突发事件的监控。积极推行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管,建立辐射和危险化学品污染处置体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化肥、农药和类激素等使用,推行人畜分离和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大煤炭、化工、稀土及有色金属等企业污染控制力度。积极实施各类旅游景点污染防治工程。

44、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

  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等国有资源,健全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强化水权管理,建立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健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开发水资源净化技术,推广使用再生水。加快对高耗水行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技术及节水器具,鼓励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积极推行城乡和工矿企业土地整理和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行工业用地排序制度,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准入制度,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规范矿业权授予、取得和转让程序,增强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储量核查检测和储量动用申报制度,加强对保护性开采矿种和限制性开采矿种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大对天然阔叶林资源的保护,调整林业品种结构,扩大活立木蓄积量,继续推进长防林、珠防林等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积极改造低产林,加快发展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等,建设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特色林业基地。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调动广大林农以及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45、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型产品,加快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及消费模式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企业、工业园、城市和社会等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框架。鼓励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内部循环,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行清洁生产,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建设上下游企业之间资源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建立二次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机制,重点在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纺织等行业开展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大力推广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以城镇、社区为重点,推广循环消费模式,发展资源回收再生产业,建立起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标志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

第十一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46、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切实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就业准入、劳动工资等政策。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强化政府对劳动就业的保障职责,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加大政府对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投入,做好军队转业复员干部和军队干部家属的安置工作,做好城镇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能力,全面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政策,给予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平等待遇。鼓励和支持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建立和推行弹性劳动报酬制度。

47、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积极实施“创建文化先进县”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加快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新建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文艺演出、文艺培训等七大产业。活跃社会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进一步繁荣新闻出版、文艺创作、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和扩大国民体质监测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兴建体育设施,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推进体育产业化。

48、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医疗卫生市场引导等方面的职能,减少对医疗服务领域的直接行政管理,实行区域卫生资源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公平、公开、有序竞争。坚持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建立各种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加快城市医疗事业发展,在章江新区新建二所三甲、二所二甲医院。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改变医疗服务由公立机构垄断的局面,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医事业,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为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服务。

49、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稳定、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城市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加大出生缺陷干预,提高人口优生率,加快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50、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权利义务相统一、社会救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种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方式,强化保险基金征缴和安全运营,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积极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一管理。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建立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清理和消除农民进城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疏通农民进城渠道,切实保护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和完善以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生产、住房、司法、慈善、捐赠和群众互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的综合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保护妇女儿童权益。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规划和建设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和托老养老场所。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51、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合理需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能力。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加强法制宣传,推动司法改革,改进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深入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多元化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及纠纷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引导人民群众按照法律程序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者的各项权益。加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执法监管体制和重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农资等的市场监管。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四统一五规范”为目标,开展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制度。强化政府信用建设,完善政府信用责任制,提高政府公信度。加快企业信用和征信系统建设,在金融、税务、工商、环保、质监、建设、海关、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培育发展信用市场,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提高全民诚信意识,逐步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形成以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系统、监督和惩戒机制为基本架构,政府部门的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的商业化运作、行业组织的诚信活动和自律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第十二节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


53、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正确履行政府的职责,积极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体制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科学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的衔接。抓紧制定部门和行业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规划实施。扩大规划宣传,营造全社会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54、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配合,搭建规划实施的制度平台。加强总体规划与行业规划、区域规划,本级规划与上级规划及县(市、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保证规划的目标科学、方向一致、内容和措施相互支撑。强化规划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卫生政策、环境政策等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制定的政策与规划一致。

55、完善项目运作机制

  突出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强化市、县两级项目库建设。认真落实项目实施主体,政府重点实施公益性项目,支持企业成为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和竞争性项目的运作主体。强化项目建设调度,切实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56、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跟踪,尤其要加强对收入增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目标的监测预警。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反应和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强化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在规划实施期间,遇国家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本规划时,须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议批准。

  更多发展规划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