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行政审批局>执行和结果>工作报告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行政审批局2020年度依法治市工作总结

访问量:

2020年,我局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依法治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履行依法行政职责,积极开展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为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实现法治赣州,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依法治市工作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我局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由主要领导担任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科室具体抓的良好局面。

2、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全体干部职工主动学法,将有关法律法规列为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依法治国的有关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知识讲座;在全市政务系统干部政务及审批能力提高班上组织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发挥了窗口单位人流量大、受众广的优势,利用法治宣传日等契机,通过楼内电子屏、官方网站、发放普法宣传单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普法氛围,为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保证决策行为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我局认真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制定了《赣州市行政审批局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赣州市行政审批局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制度》、《赣州市行政审批局法律顾问制度》等制度,为依法治市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二、切实履行依法行政职能

一)下大力气“放”,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一是争取省级管理权限。积极贯彻省、市关于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有关文件精神,向省政府争取除法律法规明确不能下放的事项,省级权限全部下放到赣州市。争取省政务办出台“八条措施”赋予赣州市更大的审批权限和发展自主权支持赣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目前,已向省政务服务办提出27项赣州市需要省级下放事项权限。二是放权赋能支持开发区“三年倍增”。515日,由我局牵头,提交市政府办出台《关于对全市开发区放权赋能的若干措施(试行)》,按照“解放思想、依法依规、能放尽放”的原则,采取“园区点单、市级下放”模式,赋予国家级开发区20项高含金量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促进全市开发区进位赶超。三是试行“全产业链放权”改革。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发展及“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战略,在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州高新区、章贡区、信丰县、龙南县、于都县试行“全产业链放权”改革。目前已梳理“两城两谷两带”六大主导产业上下游及配套企业从开办到政策兑现等“全生命周期”的省、市、县三级事项权限,争取下放到县(市、区)设立产业链审批服务专区。目前章贡、南康、信丰、龙南、赣州经开区已设立了“全产业链审批服务专区”,为首位产业提供全周期事项审批服务。

(二)加大力度“改”,推进“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一是全面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市委深改会第七次会议关于“要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快刀斩乱麻,用最快的速度成立县(区)级行政审批局”等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指导纳入全省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19个试点县(市、区)完成《试点改革方案》的报送,推进我市在年底前全面实现市县两级“一枚印章管审批”。二是推进企业优惠政策兑现“一门办”。梳理各部门出台的涉企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优惠事项办事指南,汇总形成市本级涉企优惠政策事项目录清单,为企业提供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服务。目前,已完成平台搭建工作和39个涉企优惠政策的梳理。三是开展依申请事项“无证办理”改革。进一步精减各类证明材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无实际意义仅为免责的证明类材料一律取消,能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的信息一律精减,能通过系统互联互通查询的一律自行查询,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交。将“备案”事项回归“备案”本质,将所有备案类事项则纳入“赣服通赣州分厅”实现“掌上办”。截至目前,市本级40个部门共取消各类证明材料173项,保留证明材料102项;取消或调整4个部门的“备案”事项9项。

(三)创新方式“服”,全力提升“数字政务”工作水平。一是推进数字政务一体化监测调度中心建设。率先在全省提出数字政务一体化监测调度中心建设思路,把政务服务相关的赣州政务服务网、“赣服通”赣州分厅等8个“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数据打通和系统整合,今年年底前完成赣州智慧政务指挥舱(一期)建设,实现政务服务智慧调度、集成调度和一舱调度,让“政务数据可视化、政务服务智慧化”。二是加快“赣服通”赣州分厅提档升级。印发了《赣州市“赣服通赣州分厅”3.0建设工作方案》,加强“赣服通”赣州分厅运营管理,截至目前市本级上线高频便民服务事项317项,政务服务事项515项,县级事项2369项,注册用户数达571万,累计访问量1320万人次,事项数、用户数、访问量排名均位居全省前列。三是高标准推进24小时自助区建设。在市行政审批局大楼和市民综合服务中心西区各建设一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以“赣服通”自助终端为主,同步设置公安户政、交管、公积金、不动产、人社等部门专业自助服务机31台,实现7×24小时无间断服务。

(四)全力以赴“减”,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办事效能。一是重点领域“一窗办”。针对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3个重点领域,专门开设对应窗口实行“一窗办”。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压缩至106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压缩至61个工作日;一般性经营主体开办时间压缩为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1-3个工作日办结。二是打破壁垒实行“一链办理”。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为出发点,打破事项界限,将关联事项进行整合,启动“一链办理”改革。目前,已在赣服通赣州分厅上线“赣州一件事业务专区”,首批上线旅游一件事、开办医疗器械(三类)企业、购买商品房一件事等9个事项。三是全面落实“三减”。持续在政务服务系统开展“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工作,市本级事项平均办事环节1.9个,申请材料4.5件,办理时限8.5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以内。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服务及承接能力极为不足。市行政审批局组建以来,承接了24个部门的203个行政许可事项。随着省级赋权,审批事项逐年增多,业务量不断增大,2019年办件达到5.8万件,审批专业人员极为不足。当前县级行政审批局正在组建,服务能力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下放事项是否接得住、用得好和办得快。

(二)办事便利度还不够高。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力度不够大,市级仍有部分权限没有划转市行政审批局,县级行政审批局的组建存在“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改革涉及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推进困难;市民办事大厅相对分散,如群众办理退休事项,要分别到市民服务中心东区办理退休预审,到西区办理公积金提取,办事还存在“多头跑、多地跑、多次跑”。

(三)企业获得感还不够强。全省营商环境调查评估,我市“企业评”仅排在全省第八位。如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后,仍然要到东西区办理社保和公积金事项。我市企业优惠政策涉及12部门38项,但政策兑现程序繁杂,办理费时耗力。

(四)政务信息化还不够优。政务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部门“各建其网、各自为阵”, “信息孤岛”和“系统壁垒”难于打通,“赣服通”赣州分厅虽然上线426事项,由于部门系统难打通,群众“掌上办事”体验仍然不优。如在不动产中心办理房产首次登记事项,因国家税务系统未打通,个人完税证明无法实现部门共享,仍要打印纸质票据;省级市监局企业注册登记系统尚未开放市级接口,无法与我市“一窗式受理系统”对接,造成“二次录入”工作量。

(五)审批和监管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审管衔接紧密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仅依赖审管互动系统“双推送”机制,容易造成监管缺位。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积极推进“掌上办、一链办、智慧办、自助办、异地办”等改革,一体化对接融入大湾区营商环境,实现更多事项跨省通办”“异地可办”。完成县级行政审批局的组建,构建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新体系。

(二)最大程度简政放权。争取省级下放更大的权限,赋予县区更大发展自主权,推行“全产业链放权”改革,支持“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事项“一厅办理”“一网通办”“容缺受理+承诺制”改革,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

(三)着力打破系统壁垒。加强全市政务信息系统“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进“赣服通赣州分厅”4.0建设,重点建设“掌上办事”统一入口,“区块链+政务”“智能秒批”等系统,实现企业群众“一次不跑”。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市12345政府热线和“好差评”系统“两大”政务服务平台作用,办好群众“三事”。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政务系统“怕慢假庸散”方面的查处力度,倒逼政务服务质量提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城市。

                             20201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