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科学技术局>执行和结果>建议提案办理

在线检阅: 搜索

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

访问量:

赣州市政协次会议第217号提案

提案类型*

集体提案个人提案联名提案

集体提案单位名称*

民革市委会

案    由*

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

负 责 人*

   民革市委会等 1 名

界    别

民革

委员编号*

邮政编号

联系电话


单位及职务

E-Mail

通讯地址

主 题 词

提案日期

附    件

相关情况

同意公开发表同意其他委员参阅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供参考)

办理单位

主办

市科技局

会办

市财政局

提案内容(包括案由、案据和方案)

这些年来,政府从市场引领、政府推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出台了系列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仍有瓶颈,科研成果转化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不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考核与激励机制缺失,高校科研人员缺乏成果转化意识和积极性。技术类无形资产转让或对外投资,需完成的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等审批,环节复杂,流程时间长。转化审批环节多,时效性得不到保证。

二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中试熟化环境薄弱,缺乏技术经理人队伍,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有待完善。高校的很多成果找不到需求者而无法实现转化,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企业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科技人才来研究。

为此,建议:

一、减少科研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高校科研人员课题申报初始,加强与企业科研需求之间信息共享,从科研源头上建立供需联系,减少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错位。企业要有长远眼光,不能满足“小富即安”,或谈合作乐意,谈费用就打退堂鼓等等。政府要为当地高校与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减少科研供需当事人信息不对称,促进当地高校与企业建立信任关系。高校不要“瞧不起”当地中小企业,企业也不要一味习惯“看牌子”、“讲名气”,动辄要“中国科学院”、“985”,甚至“211”都瞧不上。

二、创新高校科研成果评价。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改进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标准,破除“四唯”倾向,要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行政策倾斜,对应用研究成果进行验收评奖时,优先考虑转化效果好,社会效益好的科研成果。对科研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对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实验技术和科研条件保障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等,要有不同的分类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评价标准,客观评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既专业又复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核心是成果的价值评估,建立一个科学的价值评估标准,让供需双方对成果价值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三、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政府财政补贴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中试后处于亏损的企业提供补助,鼓励企业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在新产品研制、批量生产、销售阶段资金投入上给予优惠,从其他渠道筹划资金,成立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扶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在税收政策方面,减免专业中试阶段的投入税收,减轻企业压力,促进校企合作。通过财税优惠,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到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在贷款优惠方面,对高校合作企业适当增大贷款力度,调动金融机构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融资上给予一定优惠;在吸引风险投资方面,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风险资金,缩短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的周期,从而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商品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

四、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专业化。政府要做好引导作用,为技术转移人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长远的发展途径,不断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中介工作人员的准入标准,优化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人员结构,吸纳对某一学科领域和其对应的需求市场均有所了解的人员。重视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业队伍。高校要着重培养一批技术转移专业人员,鼓励相关人员参加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面,给予高校技术转移人员适当考虑。

五、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相关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应充分发掘地方科技权威机构的工作潜能,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对接活动,实现企业和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直接互动。企业要畅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解决生产难题的渠道,及时为高校提高科技攻关项目,或吸引高校相关人员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关键难题。高校应主动与地方科技服务大市场合作,在其平台建立科技创新成果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待转化的科技创新成果,或定期收集科技创新成果汇编,主动参加各类重大科技展览活动,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信息流通。完善企业与高校科研信息沟通平台。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创造企业与高校沟通的机会,增强企业与高校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答复件

  签发人:谢定强               赣市科提字〔20217

分类:A

关于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217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市委会:

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217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贵党对我市科技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提案对我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分析非常到位,并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我局对此非常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均作出了重要批示,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赣州市驻市高校在江西省内是比较多的设区市,驻市高校也注重自身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和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比如江西理工大学和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 “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其磷酸铵-氟化钙新体系白钨浸出技术实现钨总收率99%以上,技术成果近3年新增利润10.2亿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6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科技奖一等奖成果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系列成套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在江西铭鑫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石城县)成功实现转化;永磁磁浮技术及应用成果在兴国成功落地实现1亿元转化,将建成1公里工程示范线。赣南师范大学根据赣南竹林资源禀赋,引进武汉大学我国科学家张俐娜院士、杜予民教授团队的竹基新材料研究成果,组建了江西省竹基新材料工程中心,攻克了竹溶解浆、竹纤维膜、竹纤维丝及纳米纤维素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已完成了小试生产, 正在推进精制竹浆项目中试生产线,将地方特色资源与先进材料制造相结合,并通过产学研协同加快推进竹基新材料产品的产业化,助力赣州、江西经济发展。

2020年市科技局委托赣南师范大学课题组对《地方政府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课题进行了研究。作为地方政府,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一、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成果转化的氛围

成果转化氛围是科技促进政策与制度的积淀和升华,它对成果转化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具有潜在的协调和平衡作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顺畅运行具有明确的引导和匡扶作用。

1、引导专业媒体加强宣传,塑造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文化。引导各类专业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塑造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氛围。提供相关知识与策略,帮助企业正确认识高校科技成果的特性,提高知识存量,降低转化壁垒。

2、在政策和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合理引导与支持。树立合理的目标导向,在税收、财政拨款等方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同时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当今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突破传统封闭的办学理念,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既要重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也要重视其转化应用,合理引导高校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条件

1.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市政府在加大高校经费投入的同时,对有价值的高校科研成果可以给予直接资金支持。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赣市府发〔20156号)规定:对在我市注册纳税的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的,分别奖励创新团队50万元、30万元;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的,分别奖励创新团队10万元、5万元。我市及时兑现落实,十三五以来对3项国家二等奖项目、10项省二等奖以上项目共配套奖励160万元。

2021年市本级预算安排科技专利资金270万元,专项用于资助发明专利授权、维持、实施运用、知识产权人才、优势企业、专利代理机构,支持专利执法、宣传、培训等专利工作的开展,助力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在我市即将制定出台的《关于新时代促进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支持力度,如:对通过赣州科技大市场实现技术交易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助;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的,给予30万元运营启动经费支持;对新获批的国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转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技术转移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工程知识,还要具备法律知识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2021426-28日,由江西省科技厅主办、赣州市科技局和(江西)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承办的江西省第四期初级技术经纪人(赣州)培训班在江西理工大学举行。来自赣州市科技管理部门、驻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15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建立、完善技术经纪人队伍是培育技术市场、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举措。我市将继续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我市技术经纪人培训体系,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专业化,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

3、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相关者服务平台

为加快补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短板,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互补、互联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20年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国内知名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运营赣州科技大市场,投资2000余万元,包括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共享展厅。下一步,将依托赣州科技大市场实现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和高校的科技成果信息无缝对接,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对接活动,实现企业和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直接互动,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办理单位及电话:赣州市科技局

联系人:贺光曙8991576

    邮政编码:341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