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科学技术局>执行和结果>工作报告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2015年总结及2016年思路

访问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共赣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取得较好成效。
一、2015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赣州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9月2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函[2015]167号文件,同意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明确产业发展定位。赣县深入实施“主攻工业”战略,加快推动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升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今年7月出台《关于壮大工业主导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的意见》,明确了以稀土和钨深加工为主、生物食品和装备制造为辅的产业体系,依托赣州国家钨和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集中力量发展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培育稀土和钨全产业链,建设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城。聘请了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编制赣州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的细分领域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打造全国知名的稀土和钨深加工特色高新区;启动了高新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按照高新区的综合目标体系和发展战略,优化高新区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正在规划赣州高效电机产业基地(赣州高新区高效电机产业园),着力发展稀土永磁电机产业,推动稀土产业向下游深加工及产品应用产业发展。
   2、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安排了3800多万元资金投入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孵化器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建成成果展示、金融服务、行政服务、社会服务、科技服务、检测检验、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众创空间、大数据、教育培训十大平台。赣州高新区电商产业园基本建成,已投入运营。在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在市科技局帮助下,依托市科技投资引导基金组建的科技创投公司已在赣州高新区注册基金公司。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集聚政策、资本、科技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大力培育高科技含量、高利润、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强高新区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今年已组织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3家企业正在公示,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6家;2015年1-9月份,全县申请专利336件、增长36%,授权专利299件、增长131.8%;依托友力科技公司正在建设稀土分离中试车间。正在争取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建设集研发、实验、实习、实训、创业苗圃、创业孵化、中试于一体的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正在争取赣州稀土磁性材料研究所在诚正新材料公司建设稀土永磁材料中试车间;高新区人才园已建成一期,可提供307套住房。
   4、扎实推动工业项目建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增长、调结构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赣县严把项目入园关,围绕稀土和钨深加工、生物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突出产业链招商和高新技术企业招商,并组织专业招商队伍重点赴浙江宁波等地开展稀土磁性材料、电机产业招商,赴深圳开展装备制造产业招商;采取高频调度、责任倒逼、现场办公等方式,强化项目供地、立项环评、工程建设、报建验收等环节跟踪督办,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1-9月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重点建设工业项目有20个。
   5、着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赣县召开了重点企业调研座谈会、重点工业项目现场推进会、全县工业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精准帮扶工业企业的实施意见》,实行县领导、县直(部门)单位、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挂点帮扶企业制度,对新落地项目做到“五个一”(确定一名县领导挂点、一支服务队伍、一张推进时间表、一套推进措施、一项问效机制),对在建项目做到每周例会调度、现场办公,对现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台账管理、销号办结,实现全过程“接力式”服务。。
   (二)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以赣州稀土集团、江西理工大学、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同意立项组建。
   1、中心研发大楼已完成至15层楼面,人才宿舍已完成主体工程并封顶,电解、材料及设备等中试线厂房已完成基础部分工程,湿法中试线已进入设备基础和管线沟施工阶段。
   2、环评编制单位招标工作已完成,中试线的设备采购、环保工程、电力安装等单项招标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3、稀土绿色提取中试基地与生态与环境试验基地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
   4、计划任务书中5项课题基本完成,正在收集结题和验收资料。
   (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以赣南师范学院、信丰绿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的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同意立项组建。
   1.已基本完成白塔校区菌种发酵车间和捕食螨中试车间的建设工作,正在积极开展推广工作。
   2.已经完成了“赣南早”和“赣脐4号”的早熟脐橙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开始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在白塔校区建立了一套脐橙分级打蜡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可以实现正常采后商品化处理。已经基本建立了脐橙果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开展了脐橙精油、果酒、橙皮等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3.已经基本完成了脐橙质检中心的硬件平台建设,正积极开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证。
   4.邀请国内外行业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11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累计1000人。
   (四)科技部对口支援赣县工作进展顺利
   1、积极争取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月15日,科技部将我县申报的江西赣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认定为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县获批赣州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后又获得一个“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
   2、积极承接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争取出台年度工作计划。我局积极做好了科技部对口支援2015年工作计划代拟稿的起草工作。6月19日,科技部创新发展司正式印发了《科技部对口支援赣县2015年工作计划》,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和8项重点任务。二是争取调研指导。1月24日,科技部办公厅徐建培副秘书长来县调研科技下乡工作。3月26-27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马连芳司长来县调研油茶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5月8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陈传宏司长来县调研并指导科技惠民项目实施工作。三是争取项目支持。争取科技部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上对我县给予支持。同时,推动江西农大与赣州市金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并与赣州市金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高效油茶林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综合服务示范”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3、狠抓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
   一是强化了项目申报。上半年,我局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3项(国家级3项、省级5项、市级指导性计划15项),其中组织“高效油茶林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综合服务示范”项目申报了国家星火计划。组织“稀土强化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球齿制备及产业化”项目和“锂电池新材料电池级四氧化三钴产业化示范”申报了国家火炬计划。组织“超细环保型阻燃剂锡酸锌、羟基锡酸锌的中试”和 “从荧石粉废料中浮选高纯度萤石矿粉新工艺”两个项目申报了省级创新基金。组织“江西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升工程”、“赣州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钨与稀土精深加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程”申报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工程项目。组织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的“阴火理论指导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赖氨葡锌颗粒加健儿消食口服液佐治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等15个课题申报了市级指导性计划。二是强化了项目立项。我局积极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对接汇报,狠抓项目立项扶持。上半年,共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9项,获得立项资金155万元。
   4、强化科技企业的申报认定。今年,我县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16家。
   5、积极开展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上半年,我局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赣南脐橙酵素液发酸工艺及产品产业化”、“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研制”、“溶液雾化制备钨基合金粉末新技术研究及应用”三个项目申报赣州市科技进步奖。同时,组织“赣南脐橙酵素液发酸工艺及产品产业化”和“溶液雾化制备钨基合金粉末新技术及产业化”两个项目申报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6、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以开展“知识产权‘企业升级年’活动为载体,以实施江西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建设项目为契机,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今年1至5月份,我县共申请受理专利130件,授权159件,分别同比增长56.6%、160.7%。
   7、认真开展了科技活动周工作。5月16日至24日,我局联合县委宣传部、县科协在全县举办了以“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为主题的2015年赣县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开展了健康义诊、甜叶菊种植技术培训、青少年科普体验、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科技宣传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帮助群众测量血压300余次,接诊及咨询120余次,赠送药品3000余元,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500余份(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8、开展了技术对接和合作交流工作。
一是科技特派团服务水稻竹材产业发展。省科技特派团选派的水稻和竹材两个团共16名专家来县开展科技服务,3月份专家团已到我县开展了对接和专题调研工作,并与我县相关企业和合作社签订了“三方协议书”,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二是科技对接服务甜叶菊产业发展。6月13日,江西农大工学院刘木华院长一行应邀来谱赛科公司,就小型化甜叶菊机械研发进行了座谈和实地考察。先后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和实地考察,江西农大将成立专门研发小组,对相关技术需求进行攻关,着力解决甜叶菊种植、收割、脱叶和干燥等环节的机械生产难题,助推甜叶菊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科技合作交流服务新材料产业发展。6月12日-14日,我局组织世瑞、芯隆新能源两家企业参加了在云南昆明由科技部和云南省政府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会上展示了企业科技产品,促进了企业的合作交流。
(五)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
   全市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达25%以上,两年来,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500多项,尤其在参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惠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提升了特色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由江西科维协同创新药物有限公司承担的“天然药物5类新药奥兰替胃康片的研发及协同创新体组建”成为全省首批5个协同创新体之一。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的“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批复,填补了我市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由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赣州金环磁选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是全省唯一获2014年度国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2015年1—9月,全市专利申请量4305件,同比增长77.4%,专利授权量2664件,同比增长79.8%,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全省排名第二。通过政策、氛围的不断改善,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全市科技创新主体投入科技研发经费达10亿元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全市科技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存在问题
   赣州高新区虽然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近年来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省、市的国家高新区相比,园区软硬件基础条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园区硬件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供水、供电、道路、平台等园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园区科技创新不足,如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仅有16家)、科技孵化器建设进展未达到预期目标;科技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较少。二是园区软件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园区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科技水平层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科研投入不足;物流、科技金融等园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三、2016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强与科技部的对接,“以升促建”推进赣州高新区升级发展,把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和主战场。引导我市现有科技资源向高新区聚集,围绕园区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建设一批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研发机构。二是重点抓好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引导两个中心与企业共建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研发平台,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项目,加快研发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三是推动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鼓励各园区盘活闲置厂房,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三年内,实现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省级重点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从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强化创新服务等方面切实把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
   (二)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工作。制定完善基金的各项工作机制,尽快发挥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作用,拓展科技型企业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二是推动专利质押融资。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通过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向以专利权质押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盘活无形资产。三是加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工作基金,引导银行增加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继续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集中优势力量在钨、稀土、脐橙、油茶等产业进行协同攻关,着力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二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示范带动更多企业创新发展。三是引导开发与承担一批重大项目。鼓励企业尤其是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用的联系与互动,联合科研院所、高校谋划开发一批重大科技协同创新项目,积极承担更多的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四是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升级。立足园区、企业等不同层面,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工业、农业生产融合创新,扎实推进全流程综合集成、互联网协同创新、云制造等领域的示范培育,形成一批有效的行业示范方案和科技创新工程,为特色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工业和农业企业信息化咨询、软硬件云服务、信息化建设供需对接、两化融合人才培训等服务。
   (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条件强化研发能力提升。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市级科技计划设置,探索建立网络申报和评审机制;重点项目逐步健全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注重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采用分步到位,动态管理的方法,落实国家、省及我市出台的各类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及奖励政策。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大力打击专利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工作站建设力度;实施知识产权入园强企“十百千万”工程,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消零”行动。三是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推进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设。建议市政府对优秀科技人才、科技团队和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四是逐步构建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培育和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关文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