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赣州市乡村振兴局>重点领域>社会扶贫

朱书红的新春愿望

访问量:

朱森林和母亲夏金兰在择菜。

□叶功富  记者  余书福  文/图

等待了11年,好不容易等来儿子做骨髓移植手术的机会,朱书红不想错过。春日暖阳,照进了大余县池江镇长江村朱书红家,院门口那棵光秃秃的树已经发出了新芽。

“这是石榴树,森林看着它一点一点长高的。我希望今年春天,森林也像石榴树一样,发新芽,长新枝。”朱书红口中的“森林”是其儿子朱森林。

朱森林今年13岁,在池江中学读初二,他倚靠在大门边,一语不发。记者发现,他肚子有点大,个子偏矮,脸色蜡黄。据其母亲夏金兰回忆,森林3岁开始就经常感冒发热,甚至出现重症肺炎,后经医院诊断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

8岁那年,朱森林因病情恶化到赣州求治,医生建议可以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检查发现,朱书红和儿子的配型吻合度只有一半,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手术很难成功,孩子得坚持定期输血和排铁。从此,输血、打针、排铁占据了朱森林的童年。

“要长期服用进口药,一日三餐不能断,这两种排铁的药就要近千元,每个星期要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一个月还要输两次血,每月花费在4000元左右。”朱书红拿起桌子上的药说道。2015年,朱书红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的治疗费用按照比例报销后在1000元左右。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们才能够坚持到今天。”朱书红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但是,朱书红的女儿当时还在读书,有些进口药又不在报销的范围内,对于没有技术、长期务农在家的朱书红来说,经济压力着实不小。

生活就算再苦再难,为了孩子,夫妇俩拼尽了全力。近年来,朱书红夫妇租了6亩多地用于种植蔬菜、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农闲时间,朱书红就去镇上当搬运工。“忙的时候,要搬运化肥、饲料,挣的都是苦力钱。”朱书红说。

与此同时,夏金兰在村小学旁摆了个烫皮早餐摊点。每天晚上,夏金兰要浸好米、切好菜。第二天凌晨4时左右,她便开始打米浆、豆浆和炒包烫皮的菜,随后由朱书红用三轮车将桌凳、碗筷运送至摆摊点。上午10时收摊后,夏金兰又要下地干活。

“每天都忙个不停,苦点累点我们都不要紧,只是苦了孩子。”说起儿子,夏金兰眼里充满疼惜,却又饱含坚毅。突然,一直沉默不语的朱森林开始抽泣,并不停地抹泪。随行的大余县教育局驻村第一书记陈超然连忙上前安慰:“别难过,你要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争取早点把病治好,将来报答父母!”

回忆起第一次上户走访朱书红家时的情景,陈超然说:“当时,森林突然跪下抱着我的腿,边哭边说自己对不起爸爸妈妈,是他拖累了这个家。”朱森林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为减轻父母的负担,煮面条、洗碗、洗菜、扫地这些家务事,他都会趁父母在地里干活时帮着做。

11年来,为给儿子治病,一家人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下20多万元的债款,但一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治疗。

天空并非总是乌云。2020年末,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传来希望:配型吻合度有一半也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且成功率达95%。“医院告诉我们手术时间在今年3月至5月,但是手术费和后期康复治疗费大约要80万元,而且要先预交20万元。”一贫如洗的朱书红对此喜忧参半。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目前,朱书红一家仍在努力筹集治疗费用,同时配合医院积极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

人心如花木,向阳而生,不畏千重雨。相信有了党和政府的关爱,有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年少的朱森林一定能战胜病魔,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