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财政局>服务>财经信息>局机关财政预决算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2009年12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访问量:

赣州市2009年12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09年是近几年来我市财税形势较为复杂和困难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三保一弘扬”要求,紧紧围绕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和“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工作部署,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攻坚克难,狠抓征管,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财政支出有力保障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12月份当月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2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61884万元,比上年同月增收51841万元,增长47.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44237万元,增长35%;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0046万元,增长24.2%;上划省级收入2088万元,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5513万元,比上年同月增收38150万元,增长56.6%;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70252万元,比上年同月增支190996万元,增长39.9%

二、1-12月份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

全市财政总收入1112929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2%同比增收111615万元,增长11.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02393万元,同比减收20404万元,下降6.3%;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01672万元,同比增收1483万元,增长1.5%;上划省级收入28012万元,同比增收4336万元,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68085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5.8%同比增收126200万元,增长22.8%。

2、财政支出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82688万元,完成年调整预算的116.2%同比增支511362万元,增长32.5%。其中:市本级支出完成221621万元,同比增支47948万元,增长27.6%;县级支出完成1861067万元,同比增支463414万元,增长33.2%,其中:17个省管县支出1702209万元,同比增支435870万元,增长34.4%。

三、财政收支增减因素

1、财政收入增减因素

增收因素:一是投资力度加大促进建筑、房地产业增收。2009年,受益于中央、省、市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等政策刺激,市、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全市建筑业、房地产税收21.17亿元,比上年增收5.79亿元,增长37.6%,其中高速公路税收增收0.75亿元。二是税收政策调整促进卷烟行业增收。受卷烟消费税调整政策影响,全市卷烟“两税”入库9.04亿元,比上年增收1.55亿元,增长20.8%三是拉动消费政策促进零售、服务行业增收。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等政策影响下,全市消费品市场稳定活跃,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商业增值税比上年增收5.07亿元,增长1.21倍;现代服务业税收同比增收3.15亿元,增长14.3%四是强化征管挖潜增收各级财税部门不断挖掘增收潜力,进一步完善征管措施,有效杜绝了税收“跑、冒、滴、漏”,财政部门比年初任务超收7.23亿元,其中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收3.38亿元,增长87.2%;地税部门加强重点工程和房地产业税收监管,全年超收1个亿;国税部门稽查查补税款7278万元,增长4.42倍。

减收因素:一是经济发展增速放缓。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市工业生产放缓,产品销售不畅,全市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比去年回落0.2个、3.5个百分点,工业“两税”同比减收6.5亿元,下降17.7%二是支柱行业税收大幅下降。矿产品市场发展持续低迷,利税空间大幅萎缩,全市有色金属行业缴纳税收同比减收7.53亿元,下降46.7%。据国税部门统计,年纳500万元以上的160户重点企业有115户出现下降,占71.9%所造成的缺口其他行业难以弥补。三是政策性减收因素加大2009全市共为企业和居民减轻税费负担达9亿元,其中: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结构性减税4.7亿元;对成长型就业型困难企业减轻税费以及房地产减免税1.2亿元;取消和停征12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收3.1亿元等。

2、财政支出增减因素

增支因素:一是拨付2009年扩大内需国债投资资金16.85亿元,其中: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6亿元,全市环保、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1.7%81.8%二是加大保就业支持力度。市本级安排新市民创业贷款担保基金2000万元,率先在全省设立新市民创业贷款担保中心,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市就业补助支出同比增支4038万元,增长18%。三积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投入教育民生工程资金逾7亿元,140多万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等政府资助;投入5.09亿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20.26万平方米。四是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1.48亿元,带动群众投资及投工投劳折合资金6亿多元。五是兑付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全市家电下乡累计销售170801件,其中财政补贴151337件,补助金额4118万元。六是加大疾病防控投入。全市筹集安排防控甲流专项经费1750万元、手足口病防控专项经费90万元。七是加大应急支出保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抗洪救灾资金9415万元,安排调度市本级救灾资金260万元。

减支因素:一是全市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和消费性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4.5个百分点;二是去年省下达赣州开发区香港工业园一次性补助资金1亿元,今年没有。

四、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1、抓征管,保增长,财政收入发展有新突破。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面对严峻的财税形势,各级、各征管部门高度重视组织收入工作,围绕年初确定的预算任务,强化调度,加强征管,积极应对,尽全力确保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并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财政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大关,完成111.29亿元,同比增收11.16亿元,增长11.1%,比2006年增收54.6亿元,接近三年翻番。二是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继南昌市之后第二个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8.08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三是全市9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超5亿元,比去年增加3个,其中章贡区率先突破10亿元,南康市首次突破7亿元,开发区突破6亿元,信丰县、于都县、兴国县新上5亿元台阶,县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纵观2009年的组织收入工作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加强领导,市政府通过每月财税工作联席会、季度财税工作调度会和排后的县(市、区)长集体谈话、税收降幅大的重点企业座谈会等措施,加大了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力度,为收入征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紧抓调度,市财税三家逐月落实计划,按旬通报进度,月末逐日调度,通过“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尽全力确保每月收入不滑坡。三是开源挖潜,各级征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征管手段,加大稽查、清缴力度,加强财税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征管合力,着力保企业促增收、抓项目促增收、堵漏洞促增收,全力确保据实征管和应收尽收。

2、抓项目、增投入,财政收入增长有新动力。2009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市集中力量抓项目、抓投入,推动投资大幅增长,扶持产业做大做强,有力促进了财政增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109个市属重点工程有108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68.19亿元,增长80%。全市100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85个,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35个;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计划项目1997个,资金达21.97亿元,已开工1326个,完成投资38.03亿元;竣工和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达到7条,总里程609公里;开工渡改桥90座,完工27座;开工建设电网项目14项,110千伏农网建设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全年建设项目之多、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2009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9亿元,增长45%,增速提高9.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增长45%。受此影响,全市仅建筑业税收同比增收2亿多元,增长56%,高速公路税收完成1.65亿元,增收0.75亿元。在产业发展方面:大力推进钨、稀土、氟盐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逐步成为全国钨和稀土冶炼产品的主产区和集散地,横店东磁投资15亿元稀土深加工、通城磁材投资6亿元钕铁硼及风力发电机、中国保利投资25亿元钨深加工、中国建材投资20亿元新型干法水泥、中泰华威投资33亿元生物工程、美国法拉塞斯投资60亿元锰酸锂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落户赣州,江钨铜材、格特拉克、华劲纸业、高飞数码、燕京啤酒等一批落户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为后期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动力。

3扶企业,创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新成效2009年,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出台并落实一系列扶持企业应对危机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如:组建赣州发展投资集团,在全省率先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设立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首期募集资金5亿元;全市财政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5.62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力推进钨、稀土、萤石等优势资源整合,启动钨和稀土产品收储工作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使全市工业经济逐步回升,企业效益逐步好转。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0亿元,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增长10%;利税总额75亿元,与上年持平。在此基础上,全市工业“两税”(不含有色金属行业)同比增收近1亿元,增长4%。与此同时,我市在“百日大会战”、香港招商活动周、“赣台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成倍增长,16个工业园区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06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增长6.02%,实际引进内资230.75亿元,增长10.25%。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425家,增长20.5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67.9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

4、保民生,促发展,支出保障水平有新提高。2009年,全市财政支出首次迈上200亿元台阶,达到208.27亿元,增长32.5%,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突破2000元。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强化民本意识,合理安排资金,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实现了“四个提高”。一是民生支出保障水平提高。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投入,落实好103项公共财政政策的配套资金,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民生支出97.36亿元,增长35.4%,高于全市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5%,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555.2125.35万人,1.76万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35.2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11万人参加了生育保险,651.06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教育支出增长32.1%140多万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等政府资助,争取中央下拨江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2.4亿元,投入5.09亿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20.26万平方米,落实市直中职、高校助学金3086.8万元、2万名学生受益;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1.3%完成18所中心乡镇卫生院、765所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2个。二是工业发展投入水平提高。全市安排工业发展资金、开放型经济发展资金、国企改革资金等4.92亿元,重点支持钨、稀土、氟盐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平台建设,安排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贷款财政贴息资金1400万元,扶持支柱产业渡过行情低谷。三是推动社会消费投入提高。积极实施“家电、汽摩”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兑付补贴9000多万元,活跃了消费市场,带动了社会消费。四是法定支出增长水平提高。全市教育、科技、支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2.1%53.3%28.3%,其中:教育、科技支出增幅分别高于上年4.2个、15.7个百分点,三项法定支出增幅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达到法定支出需要。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完成各项预算任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定信心,奋发进取,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四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培植优势产业,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扎实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实现赣州经济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