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财政局>服务>财经信息>局机关财政预决算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访问量:
 

赣州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精细财政、绩效财政”的工作思路,以“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依法理财,强化征管,创新方法,激活机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保障能力稳步增强,理财思路更加清晰,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全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

全市财政总收入128324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2.8%同比增收170303万元,增长15.3%。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51537万元,同比增收49141万元,增长16.3%;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41629万元,同比增收39956万元,增长39.3%;地方财政收入790076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8.7%同比增收109218万元,增长16%。

(二)财政支出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91732万元,完成年调整预算的97.4%同比增支308240万元,增长14.8%。其中:市本级支出完成305733万元,同比增支84147万元,增长38%;县级支出完成2085999万元,同比增支224093万元,增长12%,其中:17个省管县支出1910286万元,同比增支207242万元,增长12.2%。

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分析

从增收因素看:一是在经济形势向好、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市商业增值税增收2.9亿元,增长32.32%二是卷烟行业产销两旺,全年入库“两税”11.2亿元,同比增收2.1亿元。三是有色金属行业因市场回暖,价格销量双回升,入库“两税”9.2亿元,同比增收1.41亿元,增长18.11%四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反作用于三、四线城市影响,全市房地产交易价格上升明显,截止201011月底,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2%41.1%31.1%,全市累计入库房地产业地税收入16亿元,同比增收4.15亿元,对全市地税收入的增收贡献率高达44.1%五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建筑业税收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132个市属重点工程有128个项目开工(奠基)在建,预计完成投资366亿元,受此影响,全市建筑业税收完成11.1亿元,同比增收1.8亿元。六是随着招商银行、南昌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赣州,各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贷款结构,金融机构贷款稳定攀升,截止2010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30.47亿元,比年初增加195.75亿元,增长30.8%。在此基础上,全市金融业入库税收3.88亿元,同比增收0.94亿元,增长31.8%七是加大征管力度保障增收。地税部门进一步扩大了委托代征和代扣代缴网络,全市共入库委托代征和代扣代收地税收入5.75亿元,同比增收0.72亿元;国、地税加大稽查清欠力度,查补入库税款2.1亿元,财政部门加强契税征管,全市契税收入增收0.66亿元。

从减收因素看:一是增值税转型减收2.29亿元;二是矿产品增值税率提高,部分企业加大生产后从外地购进原料的进项税款抵扣增加,减收2.1亿元;三是受铜产品价格低迷及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全市铜加工企业利润下降,停产减收,其中:大余梅岭废品回收有限公司全年减收1.1亿元;四是部分县市去年入库拍卖河道采砂经营权及其他国有资产等一次性收入较多,今年同比减收1.3亿元。

从增支因素看:一是2010年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力度加大,全市公检法司支出同比增支1.8亿元;二是积极落实2010年中央养老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专项补助资金7.4亿元,全市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同比增支2.5亿元,增长38.5%;三是新增2010年中央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2.2亿元、2010年中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2亿元全市医疗保障支出同比增支2.7亿元四是兑付中央家电下乡财政补贴1.75亿元、对销售符合条件的汽车、摩托车发放财政补贴2.15亿元、发放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719万元,全市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同比增支1.86亿元,增长89.2%五是落实2010年廉租住房建设资金6.17亿元,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3.55亿元,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0.74亿元,公共租赁房专项补助资金0.63亿元,全市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支9亿元,增长2.3倍;六是兑付各类到期政府债权、国债转贷等还本付息资金,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支1.68亿元,增长93.4%

从减支因素看:一是上级扩大内需指标减少,减支9.3亿元,影响全市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农业支出增幅分别下降7.4个、9.9个、18.9个百分点;二是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和消费性支出,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仅增长1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三是上年同期企业改制支出较多,今年同比减支1685万元;四是上年大余等县(市)受洪涝灾害影响,救灾支出较大,今年减支0.5亿元。

三、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今年以来,在全市经济形势加速回升、工业生产提速、企业效益好转的有利形势下,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财政收支任务。一是收入总量稳步攀升。全市财政总收入1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2.4%,比“十五”期间提速4.4个百分点,总量比2006年实现了翻番,是“十五”期末的2.74倍。全市地方财政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6%,总量比2007年翻了一番。二是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2010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比GDP增幅(预计)高出1.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11.66%,比上年提升0.07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升了2.32个百分点,“十一五”平均每年提升0.46个百分点。三是县级财政实力取得新突破。2010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完成102.0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9.5%,首次实现县县财政总收入过2亿元。全市有11个县(市、区)收入总量超5亿元,其中:章贡区过了10亿元、赣州开发区过了9亿元、南康市过了8亿元、赣县过了7亿元、信丰、龙南、于都过了6亿元。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收入质量明显提升。2010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11.14亿元,接近2009年财政收入总量,同比增长21.9%,较上年同期加快了15.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6.6%,高于上年同期4.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的好转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842.336.9调整为194437经济发展的权重进一步向第二产业集聚,全市二产提供税收56.81亿元,占税收总额的51.12%是推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力。二是非国有制经济税收比重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非国有制经济入库税收83.29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同比增收17.97亿元,增长27.51%,拉动全市税收收入增长19.7个百分点。三是重点企业税收贡献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我市骨干企业保持快速发展,中坚地位日益凸显,年纳税上千万的企业由去年的104户增加至140户,其中上亿元的企业由去年的3户增加至6户,合计入库税款46.98亿元,同比增收13.07亿元,增长38.54%,占税收增收总额的65.45%,有力支撑了全市税收收入的增长。

3、基金收支成倍增长,土地出让收支“唱主角”。201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分别完成85.17亿元、83.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倍、1.15倍。从基金收入看,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及土地出让收入均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房地产等建设用地需求快速上升,土地出让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同比增收46.17亿元,占基金收入增量的99.3%,是增收的主导因素。2010年,仅中心城区出让商住用地达32块,土地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市本级及11个县(市、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增幅在1倍以上。从基金支出看,受一次性等不可比因素影响,水利、民用航空支出分别减支1.6亿元、1.2亿元,全市基金支出总量的91.3%及增量的99.8%来自国有土地出让金支出。

4、财政支出三年翻番,保障能力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239.17亿元,是2007年的2.15倍。“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出年均增长28.4%比“十五”期间提速8.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每年新增10亿元以上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支出累计达350亿元,年均递增36.2%2010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类支出达到11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9亿元,增长21.2%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等重点支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一是社保覆盖面更加广阔。全市安排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补助资金23.16亿元,着力解决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障问题,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到81.3% 79.9%;新农合参合人数662.74万人,参合率94.1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二是住房保障投入明显加大。全市共拨付住房保障资金11.43亿元,同比增支近9亿元。中心城区新开工廉租住房55.04万平方米、11222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2.43万平方米、2600套;开工建设新市民公寓5273套、大学生创业公寓1000套、新进公务员租用性公寓1000套。三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更具成效。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2850多公里,4120个行政村实现道路村村通;全面启动了122个新增建设点的村庄整治,改水12.65万户,改厕8.4万座,拆除“空心房”220万平方米;新建“七小”水利工程1080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4座;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8处,53.13万人受益。四是保障社会发展支出更加有力。全市筹措扶持创业就业各类资金20.76亿元,全面促进就业创业;市本级安排工业发展资金28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钨、稀土等工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2700万元支持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安排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加大对县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奖励力度;筹集安排航空发展资金6000万元,支持航线发展。

5、财政体制不断完善,管理日益科学精细。一构筑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市县财政体制更具活力,市本级坚持财力下移,连续5年每年安排1500万元以上用于奖励发展快的县(市、区),仅2009年对县(市、区)的支持资金达3亿元;积极调整完善市、区财税体制,加大税收和财力下放力度,促进章贡区财政收入跨越10亿元,赣州开发区收入增长38.3%,成为全市经济财政的增长极;全市所有乡镇实行了“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代理”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形成了一个高效透明的支出管理体系。市、县全面实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推开;惠农补贴基本实现“一卡通”发放全覆盖,2010年全市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3亿多元,项目和资金发放率分别达100%106%;公务卡改革试点快速推进,32个市直单位和章贡区、赣县、崇义县公务卡改革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全市2700个单位推行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积极开展了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财政监督领域不断拓展;加大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保障力度,累计筹集改制资金5.31亿元,拨付改制资金2.89亿元。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定信心,奋发进取,以赣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以“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培植优势产业,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扎实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