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新闻发布

在线检阅: 搜索

【普惠金改案例——普惠金融机制体制创新】人行赣州市分行:赣州市创新“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 打造商业可持续的政府增信融资新模式

访问量:

    编者按:3月5日,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共有33个案例入选,案例涵盖普惠金融机制体制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普惠产品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助力产业发展、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助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等八大项。 

    赣州金融网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惠金改案例】专栏,刊登入选案例详细内容,展现我市在普惠金改中的工作成效。


赣州市创新“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 打造商业可持续的政府增信融资新模式

2013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相继探索设立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等多款政府增信融资产品(以下简称“信贷通类”产品),虽然“信贷通类”产品在脱贫攻坚时期取得了不错成效,但由于缺少有效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风险防控机制,打击了多方续作意愿。

针对“信贷通类”产品风控承压,2022年以来,赣州市以普惠金改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在银行“整村授信”工作的基础上,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首创性设立了“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鼓励银行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支持。从实践来看,实现了市场主体受惠、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改善、银行信用风险改善等多方共赢目标,形成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商业可持续的政府融资分险新模式。2023年6月,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开展整村授信、整村担保”。

一、“整村担保”运作模式

“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原则,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设立备付金并存入合作银行,对满足条件的农户、新市民等市场主体在合作银行的信用贷款实施整体担保,并通过引入信用条件控制、整体质量控制、风控质量激励机制、交易成本控制,有效克服传统政府增信机制面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提升银行敢贷愿贷意愿,降低农户、新市民等融资成本。

图片

其业务运作流程如下:首先,筹集备付金。担保公司在合作银行开立备付金账户,按整体担保合作金额的一定比例将备付金存入备付金账户,用于对合作银行发放的相关贷款进行整体质量担保。为引导普惠融资成本下行,备付金账户资金按活期利率计息。其次,发放信用贷款。合作银行围绕农户、新市民等主体开展整体授信,按不低于备付金4倍、不高于8倍原则放大贷款额度,向符合条件的贷款对象提供信用贷款并“打包”,由担保公司进行整体担保。担保费用由合作银行按贷款金额的0.5%至1%之间,代农户或新市民等主体支付。无需提供抵押物、取消反担保条件。最后,完善代偿机制。引入自然违约率、普惠贷款最大监管容忍度概念,视不同情况进行风险分担。当整体不良比例在控制范围内时,可对担保期间内应列入损失类的农户贷款进行代偿。当整体不良比例超过控制范围时,对超出整体不良比例控制范围线之间的全部担保本金进行代偿。若合作银行未申请任何形式的代偿,担保公司应以合作银行实缴担保费用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80%)进行返还,作为对整体授信业务中产生的不良贷款进行激励分担,并对下年度的担保费率作适当下调。

二、创新做法

(一)引入信用条件准入机制,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传统的“信贷通类”产品中,信用风险率高的客户更愿意申请“信贷通类”信贷产品,其刻意夸大和包装自身条件。由于信息不对称,“行业主管部门(基层组织)——银行——政府”对市场主体信息掌握程度出现递减,担保对象的选择与信用风险管理方向不一致,导致担保对象中包含了更多的是信用风险高的客户,风险小的客户却被排除在外。为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中创新信用制度安排,在银行机构做好传统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多维度进一步评选信用农户、新市民等主体,即:一是近三年无金融违约记录。二是通过江西省农户信用信息核查系统核查无违法违规被政法机关处理行为。三是由村“两委”对符合前三个条件的农户在政府基层社会治理中表现做最后的减法式筛查。同时,实行信用条件优先策略,银行机构优先对信用农户、新市民等主体开展整村授信授信。

(二)引入整体质量控制机制,有效控制“道德风险”问题

传统的“信贷通类”产品中,由于有财政贴息兜底及政府担保,银行易于放宽对申请贷款的客户审查标准,依旧会对高风险客户授信,放松贷后管理,基于早爆发、早受益的考虑,在资产质量认定上存在标准不严、有意放松的情况,而政府部门为了完成“信贷通类”任务,往往会给银行施压,或者给熟悉的企业过度包装,导致“信贷通类”产品不良率高于银行没有任何增信的贷款不良率。为切实有效解决“道德风险”,“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中采取大样本整体质量担保策略,不对单笔贷款进行担保,而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对合作银行开展的“整村授信”中信用主体发放的信用贷款进行整体质量担保,并引入自然违约率、普惠贷款最大监管容忍度概念设置分段分险模式,区分不同情况对担保的贷款发生的不良贷款比例进行不同的风险分担,有效控制了银行、政府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道德风险”空间。

(三)引入风控管理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代偿履约难”问题

传统的“信贷通类”产品中,受地方财力等方面影响,代偿方面往往难履约。如,风险补偿金应按“一年一期,有限责任”原则补充,但实践中仍存在补充不及时情况。贷款逾期需取得法院判决书后,政府才同意报送代偿材料,耗时周期长,有的县(市)即使收到申请后办理代偿进度也不确定,风险代偿时间久拖不决。当经济环境趋紧时,政府代偿履约能力进一步下降,种种考虑增加了银行相关产品风险敞口。为有效解决“代偿履约难”问题,“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创新代偿申请模式,激励合作各方风险控制积极性,提高“整村担保”产品风险缓释能力,如,当合作银行在担保期间内未向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申请任何形式代偿,以合作银行实缴担保费用80%为限返还作为激励和下一年度内可适当降低担保费率的政策。

(四)引入融资成本下降控制,有效解决普惠“融资贵”问题

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存入合作银行的保证金按活期利率计息,担保费用由银行按贷款金额的1%以内代农户向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全额支付,通过现有资源利益及机制的再调整,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创收模式实现由依赖存款利息收入转变为依靠保费业务收入。银行机构通过压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存款成本和优先获得用于发放“整村担保”贷款的再贷款资金,进而获得稳定的低息普惠金融资金,持续在农户信贷额度和利率方面均给予优惠,引导农户贷款融资成本下降。

三、主要成效

“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于2022年3月在上犹县试点运行,2023年市政府印发《赣州市全面推广“整村担保”融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运用。截至目前,模式已实现赣州县(市)全覆盖,各县(市)融资担保公司投入2.5亿元备付金存入合作银行,担保整村等贷款18.6亿元,其中首贷户、新市民主体1289户4.2亿元。鉴于上犹县“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运行周期已满一个年度周期,从运行情况看,实现了多方共赢局面。

(一)市场主体得到实质性受惠

上犹县百世轩担保公司出资5000万元作为保证金,担保“乡村振兴贷”2.08亿元,覆盖131个行政村,2670户信用农户受惠,包括:纳入“整村担保”的信用农户无需支付担保费用,平均每户节省779元。纳入“整村担保”的信用农户平均贷款利率较未纳入“整村担保”的农户贷款平均利率低55bp,平均每户节省利息428元。

(二)政府性融资担保倍数得到实质性提高

试点前,上犹县百世轩担保公司担保倍数长期低于1倍,2021年末仅0.88倍,“整村担保”业务开展后,担保倍数突破5倍,成功获批纳入江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名录。由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回归到主责主业,上犹县百世轩担保公司的保费收入占比由试点前的29.6%提高到试点后的85.55%,改变了过去主要依赖存款利息收入的生存模式。

(三)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得到实质性发展

银行方面:(1)付息率明显压降。“整村担保”试点前,上犹县百世轩担保公司资本金按协定存款利率执行,“整村担保”后担保金按活期利率执行,上犹县农商行利息支出减少75万元,其政府性存款负债成本得到实质性压降。(2)成本收入比明显下降。一个年度周期内,上犹县农商行“整村担保”贷款成本收入比为23.95%,较该行同期全部贷款的成本收入比低9.83个百分点,为分担担保费用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商业可持续。

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方面:鉴于银行风险控制得当,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净收益率有充足保障,一个年度周期内,上犹县百世轩担保公司实现资本净收益率1.71%,与试点前2021年的资本净收益率1.78%基本持平,且按1:8担保倍数测算得到,上犹县百世轩担保公司最大净收益率能实现7.53%,而上犹县农商行“整村担保”信用农户实际违约率大幅下降,表明新型商业可持续政府增信融资机制已逐步形成。

(四)政府增信价值变现机制得到实质性体现

“整村担保”信用条件及融资分段分险模式设计,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得到有效防控。一个年度周期内,上犹县农商行“整村担保”不存在损失类贷款,“整村担保”风控机制成效得到充分体现。2023年6月,上犹县将业务范围扩大至新市民贷款,为5000万元新市民创业贷款提供了整体担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探索将“整村担保”模式扩展至涵盖其他政府鼓励支持行业(产业)市场主体的“整体担保”模式

将推进模式应用延伸至商圈等更多市场主体,对于担保实力较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可探索推进以工业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整园担保”模式。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更多的合作银行,不断丰富完善模式应用。

(二)以拓展更多首贷户为目标推进融资模式扩面增量

探索将数字金融平台与融资模式应用对接,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助力更多首贷户、边缘信用户获得信用贷款。探索将现有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与“整体担保”业务融合机制,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整体担保”的担保倍数,在扩大贷款总量的同时,兼顾融资性担保公司实际收益。

(三)探索对“整体担保”代偿贷款的合作追偿机制

在代偿贷款清收上继续探索更科学的内控或激励机制,进一步压降“道德风险”,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损失临界点,扩大“整体担保”产品可负担的风险敞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