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召开,相关省直部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各设区市、赣江新区以及部分高校、院所、园区、机构等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澜作为唯一设区市代表作典型发言。
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为江西省"1+M+N"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扣“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聚焦稀土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构建“链式服务+数字赋能+区域协同”工作模式,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打造赣州特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赣州市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建设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围绕我市六大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县级层面设立了现代家具、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6个优势产业集群分中心,形成市、县两级成果转化同频共振、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如:市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分中心在章贡区孵化注册江西山形蛋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面包虫,提取优质蛋白粉、甲壳素、虫油,并向“一带一路”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输出有机废料生产优质生物蛋白转化技术成果;市电子信息成果转化分中心积极推进“含锂资源高效提取技术”成果转化,促成全南瑞隆科技有限公司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合作签约。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分中心推动中国科学院贺泓院士“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用稀土基SCR催化剂研发”技术转化落地赣县区,实现国六标准机动车尾气净化新材料首批投料,顺利投产。该技术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春节后全市流动现场会近50个工业项目评比中得分排名第三。地处大余县的市钨新材料成果转化分中心正在孵化三个项目,其中“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已获基金投资3000余万元。二是以创新活动为载体,推动项目成果落地转化。赣州市委、市政府出台《赣州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措施》,14条政策半数都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措施。2024年5月,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承办全省有色金属科技成果对接会,推动85对技术成果供需方洽谈合作,促成6项校企合作项目现场签约。2024年10月,市成果转化中心成功举办深圳·赣州第一届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全国140个高科技、高成长、高壁垒的项目参赛,推动高分散纳米稀土氧化物制备、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新型三维多模超声成像系统、喵方-做全球头部宠物药&功能食品品牌等10余个项目落地赣州。2023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泡小燕营养食品”项目落户上犹县,在今年全市流动现场会中获得好评。三是以科技金融为催化,推动创新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总规模5亿元赣州市种子基金,目前首笔4000万元财政资金已到位,正在进行项目征集工作。在省内率先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工作,联合银行机构推出“科创积分贷”金融产品,对全市1017家科技企业进行积分评价,为超300家创新积分企业提供贷款授信,授信额度超21亿元。
下一步,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不断完善市县协同机制,鼓励、引导、推动我市更多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设立县级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或工作站,定期征集企业技术成果需求,收集高校院所最新成果清单并分类推送。常态化开展创新类活动,市县两级中心组织本地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常态化召开成果对接沙龙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对接,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对接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氛围。持续扩大科技金融产品的辐射范围,将现有基金、金融产品不断扩大辐射范围,与金融机构、银行积极开展合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注入科技金融“活水”的不竭动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