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布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2023年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十大暖心实事”展播

访问量:

【编者按】2023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紧密围绕我市“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落实人社“133”工作主线,凝心聚力谋发展,勇毅笃行惠民生,创造了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位置、有口碑”的工作经验做法。为弘扬先进典型,激励拼搏奋进,经筛选梳理,现将赣州市2023年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十大暖心实事”予以展播。

高标准推进“5+2就业之家”  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按照“五统一”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市“5+2就业之家”建设,通过升级一批、打通一批、完善一批、补充一批,2023年全市已完成2014个“5+2就业之家”的场所建设、人员配备及服务事项入驻,配备350台就业自助服务机,实时推送岗位信息,全市“就业之家”系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3.85万个,将就业公共服务触角延伸到园区和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创业服务,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根治欠薪“治未病”  让农民工更“安薪”

我市积极探索推进根治欠薪“治未病”新路径,打造“341”工作模式,即出台三项核心制度、建立“四位一体”预警机制、运用好一个劳资纠纷调处平台,真正把欠薪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化解在一线,全力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全市共接待受理欠薪案件数1541件,帮助8925人追回工资等待遇9622.38万元,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2.20%、33.35%和55.81%。

人社服务“暖冬行动”   让冬天持续“+温”

2023年11月至12月,我市集中开展人社服务“暖冬行动”,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走上街道社区、走入园区企业、走近群众身边,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治欠薪、工伤预防、企业招用稳工等工作方面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真正把暖心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工作开展以来,共举办招聘会80场,收集岗位1.9万余个;组织开展社保政策宣讲176场次,走访服务企业2017家,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4.43万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员2.39万人;督促用人单位为757人及时支付工资602.29万元。

打造“赣州工伤预防”响亮品牌

我市作为全国工伤预防重点联系城市之一,积极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建立健全了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全省首个县级劳动能力鉴定分中心,创新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工伤预防新路子。在全省打造了首个较高水平的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让参训人员身临其境感受各类工伤事故危险,提高工伤预防意识。截至2023年底,我市实施危化品、家具、建筑等23个重点工伤预防项目,项目规模居全省前列。

开展首届“赣州工匠”选拔   让技能人才“有为”更“有位”

为切实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我市出台《赣州工匠选拔管理办法》,明确将每年开展一次“赣州工匠”选拔工作,由市政府颁发证书,并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万元。通过首届“赣州工匠”选拔,全市选出20名“赣州工匠”,充分激发了各行各业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进一步营造了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撑起职业伤害“保护伞”

自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以来,共有5.1万名特定人员参加补充工伤保险。2023年,我市《关于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补充工伤保险的通知》,再次在全省率先将平台外卖员、即时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两司机两小哥一家政”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补充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惠及全市4万多名新业态从业人员,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进一步织密扎牢工伤保障安全网。

“点面”结合,推进现代家具行业职称申报工作

我市积极探索开展现代家具行业职称评审,代省人社厅制定《江西省现代家具行业职称申报条件》,并在全省首次组织开展评审工作,打破了学历、资历、论文等限制,更加注重家具从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其中高、中级职称均设直评条件,符合相应条件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自现评审工作开展以来,共有225人取得现代家具行业职称,为我市现代家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持续“走出去”

市人社局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持续“走出去”,与深圳市人社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交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交流等8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分8批次安排48名干部到深圳跟班学习,印发《赴深圳跟班学习成果转化落实工作清单》,提出38条学习转化落实举措,促进跟班学习成果落实落地,积极借鉴大湾区的先行先试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机制创新,推动人社工作见真效、见实效,努力创造更多人社工作的“赣州模式”“赣州经验”。

“仲裁三进”常态化  劳动争议“源头解”

我市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常态化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员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仲裁三进”活动,“进社区”现场帮助解决问题56个,“进企业”为200余家用工企业开展劳动争议政策宣讲,联合开展7次“仲裁政策进校园”活动,将劳动争议化解在源头,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全覆盖”  打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零距离”

我市以全国公共就业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结合赣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按照“5+2就业之家”标准,着力打造“1+2+4+N”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筑了全市“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自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3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18万人,市属(驻市)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3.62%,留赣州就业率51.73%,创历史最好水平,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就业形势稳中有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