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赣南科学院>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赣州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十二五”工作规划

访问量:

科技基础条件,是指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主要包括大型科技设施及仪器设备、实验室、科技文献资料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等各种科技资源。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已成为制约一国或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脐橙主产区,供港生猪、蔬菜等农产品的重要基地,是东江、赣江的源头,享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十二五”时期,赣州市将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建设,培植壮大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病害防控体系。同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依托驻市、市属院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完善技术研发、资源信息共享、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投融资五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此,整合赣州市农业科研机构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力度,为创新活动提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是赣州市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点之一。

一、赣州市农业科技基础条件的现状

(一)现状

1、赣州市整合资源,加快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有较好的基础。赣州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科普基本集中在市直农业科研机构。现有赣州市农科所、赣州市林科所、赣州市畜牧所、赣州市柑桔所(脐橙所)、赣州市烟草所(旱作物所)、赣州市情报所、赣州市水产所、赣州市甘蔗所(花卉所)、赣南树木园、赣州市农机化所等10家科研所。20057月,赣州市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组建成立了“赣南科学院”,将市直10家科研所全部划归赣南科学院管理,为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赣州市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赣南科学院直属赣州市农科所等10家研究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基本上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状况。现存简易实验室和简单实验设备的研究所有赣州市农科所、赣州市林科所、赣州市畜牧所、赣州市甘蔗所(花卉所),这些研究所实验室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植物病理分析、土壤成分测定、组培和糖分测定等普通实验,各研究所相当多的实验只能委托或临时租用省内外的相关高校和省级以上院所来做,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野外科研作业设施更是破旧,现代化的试验田块设施、大棚、网室为零。为了科研工作的需要,赣州市畜牧研究所、赣州市林科所、赣州市甘蔗研、赣州市农科所、赣州市柑桔所分别于2000年前后自筹资金改造维修了部分实验楼(室)、更新了部分仪器设备和实验大棚、资源保存网室等,但无力购置更多的实验仪器,因此现在可用的仪器设备非常少;赣州市烟草研究所、赣州市水产所、赣州市农机化所等几个研究所已经有近10年没有可用的试验设备和试验车间等设施。全市和整个赣南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严重缺乏,很多科研工作仍是“一把尺子一杆秤”,更缺乏可调控光、温、水、肥、气的现代大型野外作业实验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已不适应现代科研工作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规划缺乏,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赣州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在市、县两级都没有明确的、或带有指导性意义的规划,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存在需要一个就争取建一个,建成一个又出现新需求的问题,缺乏平台建设的规划性和系统性。甚至在整合资源,组建赣南科学院的改革中,对基础平台建设也没有提及。赣州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现状决定了科技投入和平台建设投入的不足,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又远远满足不了地市级科研机构对基础平台条件建设的需求,全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财政投入明显不足。

2、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取向出现偏差。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普遍采用了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事业费拨付总量不足,而忽视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区域试验和科技培训等方面的公益性,导致大部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陷入困境,赣州市的科研单位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普遍停止和明显滞后。

3、科技基础平台存在重复建设和配置。

全市科研单位基础平台建设出现一定的重复建设和配置。以赣南科学院直属各研究所为例:赣州市农科所等10家科研所在划归赣南科学院管理前,分别隶属于赣州市农业局、赣州市林业局、赣州市科技局、赣州市果业局等不同的政府部门,各部门和系统根据工作需要分别配备了实验设备和人员。因为条块分割,单位所有,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部分平台建设出现了重复配置,造成了财力分散、实验人员重复配置、资源配置浪费、检测任务不足的现状。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 “十二五”时期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1、赣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目标。

赣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培植壮大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十二五”时期,赣州市现代农业建设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需求将非常迫切。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依托驻市、市属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各种公益性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机制,将成为全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点。赣州市十二五规划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建设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要求非常强烈。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全面落实“四种理念”,大力实施“四化”战略,加快建设“五个赣州”,全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必然全面推进,一大批新产业、新领域学科的出现也迫切需要相应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来承担相应的工作,产业发展的实际给科研院所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和课题,也对科研院所给予了新的期望赣南科学院作为我市唯一的综合性科研院所,十二五时期将继续承担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行业公益专项、国家农转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为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公益性科技支撑,形成我市优势产业发展的创新突破和技术优势。因此,迫切需要整合全院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公共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

(二)工作思路与目标

1、以解决共享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为当务之急。

赣州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立足全市现状,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先以赣南科学院为龙头,整合赣南科学院各研究所的资源,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的状况,建好共享实验室和其他专项设施。同时,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制定,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2、以整合资源、改造提升为主要任务。

依据赣州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赣南科学院这个有限目标,采取整合和共享以及推进各特色学科平台建设的模式,进行重点改造建设,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潜能。重点整合、重组赣南科学院各研究所有基础、有突破带动作用的优势、特色科技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同时,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3、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发展为基本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首先围绕帮助赣南科学院顺利实施承担的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为主要任务,2011年建成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2012-2014年,初步建成科技推广、技术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系统;基本完成赣南科学院各研究所特色专项实验室等基础平台资源的整合和改造,不断提升赣南科学院的创新能力。2015年,初步建成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和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等平台为主体框架的赣州市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产业发展、政府决策、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1、重点项目。

1)建设全市科研机构共享的“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在建设好、利用好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十二五期末适时建设赣州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层服务站,推动全市大型农业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高效利用。

2)依托赣南科学院各直属研究所的现有基础条件和设施,大力推进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柑橘、水稻、花生等三个赣州综合试验站和国家(南方稻区)区域工作站的基础条件建设。推进特色学科专项实验设施等基础平台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和设施,建设e型杂交水稻功能基因实验室、水产实验中心和脐橙、油茶、生猪、特色经济作物繁育中心以及花卉苗木组培中心、农机检测中心的建设。

3)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一是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库和标本馆。依托基础条件较好的赣州市林科所、赣南树木园、赣州市柑橘所重点建设果树(脐橙)、林木、花卉、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库和标本馆;二是建立动物种质资源库。依托赣州市畜牧所、赣州市水产所重点建设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库;三是建立适应赣州自然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管理机制,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自然种质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促进全市自然种质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4)科技信息与技术推广网建设。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和服务专家库,开通网络教室和服务热线,购置科技服务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辐射中心,推进科技普及推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5)建设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主要建设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网系统。依托赣州市情报研究所和驻市高校,引进建设以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万方科技数据库、维普科技数据库等为基础的大型数据库导航服务系统,构建从目录、题录、文摘到全文信息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为全市农业科技人员和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制定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满足科技创新活动对科技文献信息的需求。

2、年度建设任务。

2011年:

建设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先行建成二个各研究所通用和能够共享的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项目预算投入199.8万元(其中房屋修缮预算经费48.8万元、设备购置预算经费136万元、开办费3万元、实验人员学习培训费12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维修改造和仪器设备购置。

2012年:

——赣州市科技服务信息化平台和 “农业科技服务110”系统建设。依托现有信息技术和农村远程教育等平台,由赣南科学院牵头组织,建设一个符合赣州实际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一个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库,开通网络教室和服务热线,购置车辆等设施。项目预算投入1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100万元。

——建设e型杂交水稻功能基因实验室,作为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专项项目。项目预算投入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原有实验室和育种设施的改造和大型精密仪器的购置。

——赣南生猪疫病监测与防控体系建设。作为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专项项目,在赣州市畜牧研究所现有设施和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为生猪疫病提供快速、全面检测、诊疗的专业技术支撑平台,为赣州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项目预算投入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30万元,主要用于购进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和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的技术推广、培训。

2013年:

——改造建设种植资源库和标本馆。依托赣州市林科所、赣南树木园的现有设施,改造标本藏馆和标本展览馆,建设一个比较标准的标本馆。项目预算投入1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90万元,主要用于馆舍维修和购置标本采集、制作、鉴定、保存及展览的相关仪器设备。

——提升组培实验装备水平。在赣州市林科所、赣州市甘蔗所(花卉所)原有组培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一个装备水平较好地花卉苗木组培中心。项目预算投入7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40万元。

——赣州市鱼病防治中心建设。作为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专项项目,在赣州市水产所现有设施和技术基础上,建立一个专业水平较高的鱼病防治中心,配备专业的鱼病检测设备,实现对感染细菌、微生物或病毒的鱼体的正确诊断,防止鱼体迅速交叉感染、大面积死亡造成的损失。项目预算投入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3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维修改造和专业检测设备和试验药品的购置。

2014年:

——改造试验地水利设施和机耕道等。由赣南科学院统筹用于改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3个综合试验站和区试工作站试验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算投入1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60万元。

——建设赣州市柑橘(脐橙)新品种选育中心。作为赣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专项项目,改造赣州市柑橘所现有实验室,购置专业设备,改建柑橘新品种试验、示范园。项目预算投入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30万元。

——建设农业机械检测中心。改造赣州市农机化研究所现有车间和设施,购置金属材料检测设备、制动性能测试仪、柴油机功率仪、尾气测试仪、油泵校正器等相关设备,建设一个面向全市的农业机械检测与服务中心。项目预算投入5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30万元。

2015年:

——建设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由赣南科学院牵头,依托赣州市情报研究所和驻市高校,引进建设以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等为基础的大型数据库导航服务系统,构建服务全市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满足科技创新活动对科技文献信息的需求。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共100万元。

——其他需要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平台。

三、保障机制和主要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涉及各有关方面利益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和长期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力量、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积极推进。

1、成立由赣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赣南科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点平台建设总体规划,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建设重大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合和共享工作。

2、市平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平台建设的日常协调管理工作。

3、成立平台管理中心,设在赣南科学院,作为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平台建设研究、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

1、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赣州市本级在建设投资和科技经费安排中,加强配套资金落实,平台建设的财政资金按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加,保证全市平台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2、深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赣州市财政科技投入设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经费,结合平台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安排涉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相关科技计划经费,加大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

3、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调控作用。制定相应政策,调动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和相关资源参与平台建设。

(三)建立科学管理和有效运行机制

1、建立咨询评价机制。

赣州市财政局、赣南科学院等相关部门突出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平台建设项目咨询论证和评价工作,促进平台作用的有效发挥。

2、建立健全资源管理制度。

赣南科学院财政投资形成的科技平台资源都参加整合共享,建立兼顾资源拥有和使用各方利益的协调共享机制,保障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

3、强化制度建设和绩效考评。

赣州市财政局、赣南科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制定与国家、省有关法规相配套的平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资源的投入、管理和使用等相关行为,强化平台建设资金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制度,平台运行经费管理与绩效考评挂钩,提高平台建设和运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 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

根据赣州市“十二五”特色产业规划,赣南科学院重点建设具有赣州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并拥有相对优势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同时,加强与全省高校、院所和省平台建设的衔接,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充分利用省内外现有科技平台资源、科技信息、科技设施等可共享资源,坚持公共、共享、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原则,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大力宣传和营造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文化理念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共享度。

相关文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