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中小企业管理局>文件

2013年全市民营企业管理工作要点

访问量:

  2013年全市民营企业管理工作,要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以“增加数量、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提升效益”为目标,以民营经济四项工程和工业园区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开展中小微型企业品质、品牌和服务提升年活动,强化服务,重点突破,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中小企业实现新发展。

  一、发展目标

  (一)实现三个增长。即: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突破1000亿元;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增长18%以上,达到175亿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增长2%以上,超过260万人。

  (二)实现三个新增。即:新增中小微型企业13000户,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5个,新增省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5个。

  (三)实现三个一百。即:培植100家成长性企业上规模;支持100家中小企业创立品牌;帮扶100家企业引入管理咨询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四)实现三个突破。即:工业园区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400亿元,增长30%;上缴税金突破90亿元,增长20%。

  (五)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联社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联社系统和谐稳定,确保联社养老金补助按时发放。

  二、工作措施

  (一)抓培训,促创业。依托赣州创业大学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继续举办好“创业培训、企业成长、高管研修”三类班级,实施长期与短期培训结合、创业与管理培训结合、工业与非工业培训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结合的开放式、广泛性的办学模式。加强对创业大学的考核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规模和质量,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建立客座教授师资库和创业服务团,对学员企业进行咨询辅导。建立创业培训资金配套机制,推进县(市、区)健全创业培训专项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1个小微型企业培训示范基地,作为赣州创业大学的培训站点,轮训小微型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小微型企业管理水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培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职称评审,为中小微型企业培育创业型人才。组织参加省中小企业局和创业大学举办的企业成长讲坛、浙江大学MBA和无锡民营经济等专项培训。全年培训5000人以上,其中培训想创业和初创业人员2000人、小微企业管理人员2000人、成长性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800人和行业领军企业高管人员200人,带动全市完成新增13000家中小微型企业的年度任务。

  (二)抓培育,促成长。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继续选择300家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且成长性高的企业,通过集中要素资源,开展成长教育,引入管理咨询,支持创立品牌等一系列措施,实行重点帮扶,培育成长基因;进一步加强与统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对照进入规模企业的条件和要求,找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成长性企业培育的数量和质量;开展调研诊断,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成长性企业开展诊断,形成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较强的诊断报告,建立成长性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实缴税金、就业人数等指标台账,确保成长工程工作有序开展;组织成长性企业参加工信部举办的中小企业博览会、农业部组织的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等会展,参加实施农业部“南米北面”工程,鼓励成长性企业创立“专精特新”品牌;抓住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对口支持的机遇,尽力多争取省及国家专项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加速成长,确保年内新增100家规模企业,力争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00家以上。

  (三)抓产业,促特色。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促进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赣府厅发〔2011〕65号),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要引导工业园区按照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打造龙头企业,逐步实现龙头企业零部件本地造。重点推动30个特色产业园(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区)集中人力、财力首先培育壮大1个特色产业,从产业建设的产业链、运营链、供应链、载体链四个方面规划布局。要做好特色产业项目的遴选和包装,争取2013年6月底前,赣州开发区、赣县、龙南、沙河、南康、于都、信丰、兴国等100亿元园区各遴选包装20个以上特色产业项目,其他园区各遴选包装10个以上特色产业项目。要根据工业园区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规划定位,筛选出适合包装和推介的项目,想方设法引进建设龙头企业,对现有特色产业链缺少环节进行“补链”,对现有优势特色产业要引入生产性服务机构,进一步拉长增粗原有产业链,并培植和壮大配套型中小微型企业,形成特色企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要加强特色产业的考核。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园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要超50%,要培育形成1—2家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标杆企业。

  (四)抓项目,促增量。工业园区要抓好项目储备及前期准备工作,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对新引进项目,切尽一切办法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对历年引进已开工的在建项目,要形成“倒逼机制”,突破关键环节促其加快建设;对已经建成的项目,要按照项目合同约定,核实投资额度及用地规模,并督促尽快投产见效。打造生态型园区。要按全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要求,按时保质完成我市2013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已纳入试点的工业园区全部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验收,并争取安远工业园、上犹工业园纳入省级生态园区试点。要建立工业园区基本情况数据库、园区项目数据库和园区投产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努力打造数字型园区,实现省、市园区办与各工业园区的信息直通和动态管理。要着力打造规模园区,打造一批园区规模总量进入全省重点园区第一方阵。要积极推进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年内新增5个政策完善、设施配套、产业定位和保姆式服务的省级基地,引导各类群体能人投身创办科技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试点乡镇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区)新建1个乡镇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一批小微型企业,承接工业园区、创业园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

  (五)抓管理,促增幅。开展首届“市长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奖”评选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实施现代管理、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开拓市场、建设企业文化、开展资产重组等,促进中小企业管理上水平。深入开展由管理专家、企业家组成的企业诊断和管理咨询服务团进园入企管理咨询的服务活动,充分推介和展示管理咨询成功引领企业倍增效益的标杆型企业,并结合实际采取多家企业捆绑引入管理咨询外包服务的方式,每县(市、区)选择3—5家管理咨询内容相近的企业进行打包,由同一家管理咨询机构进驻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有效推进管理咨询的规模和效应。每县(市、区)至少开展1家驻厂式管理咨询、2家顾问式管理咨询、3家调研式管理诊断。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和诚信中小企业评选活动,在推进赣县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县(市、区)纳入省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试点,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促进企业规范发展。建立中小微型企业数据库,加强对小微企业数据分析监测和行业运行预警。

  (六)抓平台,促服务。把工业园区平台作为城区新城来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加快完善学校、医院、交通、金融机构、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物流配送等功能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一要规范融资平台建设,规范壮大现有47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最大限度地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力争年内新增融资担保余额30亿元。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微型企业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力争签约资金100亿元以上,履约率80%以上。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债和票据信托融资,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二要推进中小企业示范平台建设。完善市本级和于都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服务超市。完善南康家具等特色产业服务平台,支持龙南建立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平台。年内力争新增5个省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三要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四要完善民营企业协会组织网络,建立以赣州民营企业联合会为龙头、县(市)民营企业协会为龙身,各行业协会为龙尾的社会群团网络组织体系,形成抱团生存、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七)抓环境,促发展。继续抓好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的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税费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发展机制,建立精干高效、开明务实的园区管理机构。开展工业园区用工保障能力提升试点,探索园区企业员工户籍管理、住房保障、用工培训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途径,缓解工业园区用工难题。着力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要素问题。对批而未供、批而未用土地进行清查,盘活土地存量。积极加强园区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各地工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统一集中建设集新市民公寓、人才公寓、总部大楼、生活设施等为一体的新型社区,配套完善金融、物流、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有条件的园区,要推进建设城市生活综合体,聚集人气,增加园区财政收入,促进园区服务业的发展。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中小微型企业品质、品牌和服务提升年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机关。实行目标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作。科学管理好联社资产,切实按时发放联社养老金补助,维护联社转制企业的和谐稳定,为促进民营经济和园区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正能量。

相关文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