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行政审批局>执行和结果>工作报告

在线检阅: 搜索

市行政审批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2021年,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对标大湾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建设的大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两会精神,一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全力实施营商环境“一号工程”,精心打造“干就赣好”服务品牌,积极营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开创了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5月下旬,市委忠琼书记、南吉市长率党政代表团赴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就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等工作学习考察。818日,忠琼书记到市行政审批局调研座谈,对进一步简政放权、政务信息化、惠企政策兑现等方面作出指示。1014日以来,忠琼书记用一周时间,逐一听取了15个部门“放管服”改革工作汇报,解剖麻雀。520日,南吉市长到市行政审批局专题调研,亲自调度审批制度改革、12345热线、数字政务“一网通办”等改革事项。923日,剑飞常务深入市行政审批局调研“放管服”工作,主持召开市长热线日调度会,多次调度惠企政策兑现、简政放权、数字政务改革等工作

(二)创新推出五大改革。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我市高密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市行政审批局启动“奋战200天·攻坚20项——“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攻坚战”,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改革落地生效。一是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今年1月,我市20个县(市、区)全部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市委印发《督办函》,对未运行到位的县(市、区)督查督办。二是率先全省启动施工图审查改革。对标大湾区,我市推出施工图审查改革,采取低风险工程取消图审,特殊工程必须图审,一般工程自主图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1500万。三是率先全省试行“豁免审批”改革。将首批12个过程性审批或备案事项纳入“豁免清单”,全年预计减少企业跑动10万次。四是启动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将报建流程从4个阶段优化为3个,审批事项从49个减至40个,政府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106个、60个工作日压缩至75个、45个工作日。五是率先全省推出“全产业一链办”改革。在政务大厅设立首位产业一链办专区,下放38项省市级权限,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五星级定制服务,此项做法在国务院办公厅《要情信息》、省委改革办《改革动态》刊发。

)对标升级五项服务。落实市委变老区思维湾区思维,变避责思维负责思维的要求,对标湾区,创新推出五项服务。一是建立政务帮办制度。学习湾区做法,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立“政务小哥帮办中心”,为500多家企业提供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等帮办代办服务。二是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区。梳理惠企政策546项,市本级44项,编制市本级惠企政策服务指南,在南康、安远试点设立政策兑现“资金池”,探索惠企政策“一站式集中”兑付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完成了改革方案的拟定,启动了“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和大厅专窗建设。三是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与广东、福建、湖南等三省十一市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途径,将90个高频事项纳入通办范围。四是开通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区。设立营商环境、法律援助、劳动者维权等特色专席,建立市长热线日制度,协调解决了一批市场环境、执法监管、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五是企业开办实现“0.5零成本。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公积金等业务形成一套表格,申请材料由30个减至7个,开办环节由6个合为1个,企业开办全面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指标水平。

)启动“一网通办”数字攻坚。为进一步满足企业群众办事“智能化”“便利化”“个性化”需求,畅通掌上办、网上办今年6月我市启动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目前,打通国家电力、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卡等4个省级系统,医保、不动产、公积金等7个市级系统,“开办药店一件事”29个“一件事”实现“一次办”。“亲清赣商”企业政策兑现平台、“智能审批”平台、“赣服通”4.0建设完成项目招标,年底前可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建成全省首个“数字政务指挥舱”,实现政务服务八大平台智慧调度、集成调度、一舱调度。上线全省首个“不见面开标”开标系统,实现了企业减负和疫情防控双目标。

二、存在问题

(一)县级改革推进不一。各县(市、区)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认识不够,跟进市级改革措施不紧,浮于表面。各级政务大厅窗口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三集中三到位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实现一窗服务、一站审批。不少县区审批力量配备极为不足,政务信息化投入极为不足,难以有效承接部门划转及上级赋予的权限。2020年我市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名前列,但是仍然还有5个县排名50名以后,县级办事便利度不高、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不强,成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短板

(二)数字政务基础薄弱我市1400多个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涉及25个部门47个业务系统,其中省级以上系统35个。虽然我市启动了“一网通办”改革攻坚,但因市级系统基础差、底子薄,对接打通省级系统仍然难度较大。存在改造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各部门没有信息化科室,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不少部门事项办理只是把线下流程“机械”地搬到“掌上办”,企业群众掌上办事体验感不强。

(三)办事流程仍然繁杂。对标大湾区,我市仍然存在事项多、盖章多、中介多、材料多、耗时长等问题,也存在同一事项在不同县区受理的事项名称、材料、环节不尽相同的问题。办事指南固化,部门之间业务流程协同不够,企业群众办理“一件事”需向多个部门反复提交证明材料事项梳理及办理流程改造难度较大,而不少事项多年来办件量为“0”。

(四)政务大厅功能不足。我市政务大厅普遍陈旧,因事项进驻不到位,群众办事流程不畅,仍然存在“多头跑”“多头找”现象。大厅功能配套不齐全,存在停车难、信息化设施接入难等问题。市市民中心分设三个大厅,市行政审批大厅2004年投入使用,市民中心西区租用返迁房写字楼,市税务、人社、公安等事项无法集中入驻,部分窗口仍有“排长队”现象。龙南、宁都、兴国等地政务大厅老旧,上犹面积不足2000㎡,难以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市民提供一个更为集中、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试行推出“市县同权”改革。按照“解放思想、依法依规、能放尽放”的原则,率先全省探索“市县同权”改革,采取直接下放、窗口前移和下放实质性审核权等方式,向各县(市、区)下放一批市级权限。同时不断加强基层赋权承接能力建设,让权限“放得准、接得住、办得快”。二是启动事项梳理对标行动。对标大湾区全面规范权力运行,加大统筹调度,由市级主管部门牵头,全面梳理本系统权力事项,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材料、统一办理流程,助力企业群众办理同一件事实现“市内通办”,无差别、免证明、刷脸办。三是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按照“审批事项向一个审批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审批部门及办事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一窗受理”平台集中”的要求,“应进则进、应划则划”,配合市委编办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及人员向行政审批局二次划转,将各部门审批科室进驻行政审批大厅,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二)聚焦优化环境,提升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一是开展“五星级”政务服务提升行动。按照“大湾区能办的,我们也要能办到”的要求,在全市开展“五星级”政务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升级市民办事环境,推动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便利化、人性化“五化”建设,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全链条、清单式、定制化五星级政务服务。二是试行惠企政策“线上一网 线下一窗”兑现改革出台《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 线下一窗”改革工作方案》,建设线上“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惠企政策“资金池”,推动全市奖补类惠企政策在大厅(平台)一站式集中兑现。年底前完成20项以上市级惠企政策“线上兑付”,明年8月市、县以及国家级开发区上架兑现事项50项以上,到明年底基本建我构建“线上一网 线下一窗”惠企政策兑现体系。三是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推动更多的事项跨省通办,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城市互设跨省通办自助设备,推动与大湾区地区实现证照互用、资质互认,逐步实现与大湾区无差别办事。

(三)聚焦数字赋能,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一是持续推进数字政务“一网通办”攻坚行动。按照“一网通办”数字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业务中台,进一步打通省、市系统平台,做到证照互认、材料共享、审批协同二是上线“AI智能”审批平台(二期)。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我市不动产、公积金、医保、保障房、新生入学、人才引进等“智能审批”改革,实现基于申请材料结构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审批要素指标化的系统自动审批;同步梳理并上线一批赣服通24小时自助服务机办理事项。建设全省首个“线上综合办事大厅”,全流程呈现智慧政务线上办事场景。三是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按照“一套底座、六大智慧平台、N个运用场景”的建设思路,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整合行业部门应用系统,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应急指挥、行政审批、民生服务、营商环境等提供在线化、协同化、智能化服务。完善全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整合信息化资源,实行“一个口子”管理,实现新建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升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质效。

(四)聚焦窗口作风,打造过硬政务服务铁军。一是持续整顿政务系统窗口作风。发挥新组建的政务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制定完善政务服务规范和标准,强化“好差评”评价结果运用,畅通12345热线民声服务通道。建立健全激励约束、考核评价等长效工作机制,推进窗口作风建设由专项整治向长效化、常态化治理转变,营造比肩大湾区营商环境。二是加强政务服务监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直接面向服务对象聘请政务服务监督员,收集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审批科长来办事”体验式暗访调研。抓实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聚焦放管服改革曝光怕慢假庸散》栏目等媒体曝光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三是打造政务干部铁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树立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理念,拉高工作标杆,坚持马上就办,激励干部在放管服改革中当模范、争先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能力过硬、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干部铁军。

相关文章